“晚來何處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來何處宿”全詩
岸回驚水急,山淺見天多。
細草濃藍潑,輕煙匹練拖。
晚來何處宿,一笛起漁歌。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過武寧縣(九月十九日)》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武寧縣(九月十九日)》是唐代詩人王周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繪作者行經武寧縣的景色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旅途的愉悅之情。
詩中首先描述了作者行經武寧縣時的氣候和景色,云淡日晴,物景和諧。接下來,又描寫了一條河流發出回響的聲音,表現出水流湍急之勢。山勢較為平緩,天空遼闊。草地細密且呈現出濃郁的藍色,清煙如絲輕輕繞過山頭。傍晚時分,作者仍未找到合適的地方安歇,但聽到了遠處有漁歌飄來的笛聲。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之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旅途中的愉快心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漁歌的向往和期待。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的視角之中,感受到了旅途的美好和寧靜。情感上,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愉悅的感覺,展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晚來何處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ǔ níng xiàn jiǔ yuè shí jiǔ rì
過武寧縣(九月十九日)
xíng guò wǔ níng xiàn, chū qíng wù jǐng hé.
行過武寧縣,初晴物景和。
àn huí jīng shuǐ jí, shān qiǎn jiàn tiān duō.
岸回驚水急,山淺見天多。
xì cǎo nóng lán pō, qīng yān pǐ liàn tuō.
細草濃藍潑,輕煙匹練拖。
wǎn lái hé chǔ sù, yī dí qǐ yú gē.
晚來何處宿,一笛起漁歌。
“晚來何處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