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居座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箴居座右”全詩
江山如得助,談笑若為妨。
均賦鄉原肅,詳刑郡邑康。
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
分類:
作者簡介(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屬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進士(《乾道四明圖經》卷一二)。乾興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無錫縣。仁宗寶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員外郎知無錫縣(《咸淳毗陵志》卷一○)。慶歷中知明州(《實慶四明志》卷一)。又嘗知撫州(清光緒《撫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歸荊南(《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八《送光祿王卿周致仕歸荊南》)。
《和程刑部三首·公會亭》王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程刑部三首·公會亭》是唐代詩人王周的作品,這首詩共有三首,其中的第一首即為《公會亭》。全詩言簡意賅,表達了公務明辨、官職誠信、江山安穩、人民安康的理想境界。
詩中首先強調了公事要公開、言辭要明了的原則,官員行事要光明正大,標榜姓和名氣必須真實可靠。
接著,詩人描繪了國家的繁榮景象,將江山比作一位助手,只要得到它的幫助,就能使國家興盛。同時,詩人也強調了高官的談笑風生,不應該因為這些娛樂活動而妨礙公務的進行。
第三和第四句,詩人描繪了職責肅穆的官員和治理有方的郡邑,表達了他對治理和秩序的期望。
最后,詩人提到“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暗示了官員責任重大,需要時刻用心才能勝任,同時也透露出他對于自己能擔當官職的自豪和珍惜。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公職的莊嚴和高尚,體現了唐代時期官員要忠誠、正直、負責任的價值觀念。
中文譯文:
公事公言地,標名姓必臧。
江山如得助,談笑若為妨。
均賦鄉原肅,詳刑郡邑康。
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公務誠信和官職的良知要求。詩人向讀者傳遞了一個純潔的官員形象,他們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處理公務,堅持實事求是,維護社會秩序并推動國家的發展。
詩中刻畫的江山一方,既是官員的助手,也是國家的依托。只有官員與江山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才能達到國家繁榮和社會安定的目標。
詩中的“均賦鄉原肅”,強調了官員對鄉土的管理和官職的肅然,表達了對社會秩序和法律規范的重視。
詩末一句“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表達了對于職責的深切感受和忠誠的態度。官員們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不敢忘記官帽佩戴的分量,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
整首詩詞通過簡練而質樸的語言,展現了王周對于官職的理解和對于公務的執著追求。這種忠誠和正直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官員應有的模范形象,同時也為社會注入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官箴居座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g xíng bù sān shǒu gōng huì tíng
和程刑部三首·公會亭
gōng shì gōng yán dì, biāo míng xìng bì zāng.
公事公言地,標名姓必臧。
jiāng shān rú dé zhù, tán xiào ruò wéi fáng.
江山如得助,談笑若為妨。
jūn fù xiāng yuán sù, xiáng xíng jùn yì kāng.
均賦鄉原肅,詳刑郡邑康。
guān zhēn jū zuò yòu, sù yè suàn nán wàng.
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難忘。
“官箴居座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