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命非才有可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命非才有可疑”全詩
守方半會蠻夷語,賀廈全忘燕雀心。
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總逐愁腸斷,一箸鱸魚直萬金。
直氣從來不入時,掩關慵更釣磻溪。
斯文未喪宣尼嘆,吾道將窮阮籍悲。
輕粉覆霜凝夜砌,亂金鋪菊織秋籬。
南陽臥久無人問,薄命非才有可疑。
分類:
《秋夕書懷》劉兼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夕書懷》
荒僻淹留歲已深,
解龜無計恨難任。
守方半會蠻夷語,
賀廈全忘燕雀心。
夜靜倚樓悲月笛,
秋寒欹枕泣霜砧。
宦情總逐愁腸斷,
一箸鱸魚直萬金。
直氣從來不入時,
掩關慵更釣磻溪。
斯文未喪宣尼嘆,
吾道將窮阮籍悲。
輕粉覆霜凝夜砌,
亂金鋪菊織秋籬。
南陽臥久無人問,
薄命非才有可疑。
中文譯文:
鄉村偏僻,長年徘徊,歲月已深。
求解龜籍卻無辦法,痛恨之情難消。
擅長守分事務,與蠻夷又半通不通,心有意礙。
在賀廈中,竟全然忘掉了自己的心愿。
夜深人靜時,依靠樓閣邊悲嘆月下笛聲,
床頭秋寒條件下,淚水如霜之音落在砧板上。
身處宦途之中,常悲傷憂愁內在,
只為一口鱸魚而直播千金之不值。
直率的性情從來不合時宜,
偏偏對閉關難啟動,更懶于垂釣磻溪。
我嘆息沒有真才實學的斯文人士,
我以自己的道路再走,即將陷入惶惑之中。
粉脂輕覆霜凝夜晚的石墻,
金飾亂鋪菊花織錦秋籬。
長久躺臥在南陽之地,無人來問津,
我這薄命之人是否有可疑之處。
詩意和賞析:
劉兼的《秋夕書懷》是一首寄托哀婉之情的詩。詩人在寫作此詩時,既描寫了自己在荒僻處的淹留和困頓的心情,又借物抒懷,表達了對宦途的困惑和對形勢的不滿,以及對貶斥的憤慨之情,同時暗含自嘲和自憐之意。
詩中的“荒僻淹留”和“解龜無計恨難任”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寥的境遇,表現出他對自身境況的不滿和無奈。詩中的“守方半會蠻夷語,賀廈全忘燕雀心”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的痛恨和對功名利祿的拒絕。這些情感透過荒僻淹留的境況和解龜無計的比喻而表達出來。
詩中的“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以及“直氣從來不入時,掩關慵更釣磻溪”展現了詩人的孤獨和內心的悲涼。同時,詩人對宦途的反思和對時代狀況的批評也貫穿于詩的始終。
最后,詩中的“斯文未喪宣尼嘆,吾道將窮阮籍悲”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文化和文人風范的向往和珍視。詩人藉此以示對自己晚節不保的自責和對傳統的忠誠之情。
總之,《秋夕書懷》表達了詩人劉兼在宦途的挫折和個人成就的不滿,以及對傳統文化和道路的思考和向往。其中融入了大量的自嘲和自憐之意,以及對時代和社會狀況的批評。
“薄命非才有可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ī shū huái
秋夕書懷
huāng pì yān liú suì yǐ shēn, jiě guī wú jì hèn nán rèn.
荒僻淹留歲已深,解龜無計恨難任。
shǒu fāng bàn huì mán yí yǔ,
守方半會蠻夷語,
hè shà quán wàng yàn què xīn.
賀廈全忘燕雀心。
yè jìng yǐ lóu bēi yuè dí, qiū hán yī zhěn qì shuāng zhēn.
夜靜倚樓悲月笛,秋寒欹枕泣霜砧。
huàn qíng zǒng zhú chóu cháng duàn, yī zhù lú yú zhí wàn jīn.
宦情總逐愁腸斷,一箸鱸魚直萬金。
zhí qì cóng lái bù rù shí, yǎn guān yōng gèng diào pán xī.
直氣從來不入時,掩關慵更釣磻溪。
sī wén wèi sàng xuān ní tàn,
斯文未喪宣尼嘆,
wú dào jiāng qióng ruǎn jí bēi.
吾道將窮阮籍悲。
qīng fěn fù shuāng níng yè qì, luàn jīn pū jú zhī qiū lí.
輕粉覆霜凝夜砌,亂金鋪菊織秋籬。
nán yáng wò jiǔ wú rén wèn, bó mìng fēi cái yǒu kě yí.
南陽臥久無人問,薄命非才有可疑。
“薄命非才有可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