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肯閑尋竹徑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肯閑尋竹徑行”出自唐代韋鵬翼的《戲題盱眙壁》,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qǐ kěn xián xún zhú jìng xíng,詩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豈肯閑尋竹徑行”全詩
《戲題盱眙壁》
豈肯閑尋竹徑行,卻嫌絲管好蛙聲。
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分類:
《戲題盱眙壁》韋鵬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題盱眙壁》
豈肯閑尋竹徑行,
卻嫌絲管好蛙聲。
自從煮鶴燒琴后,
背卻青山臥月明。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豈肯浪費時間漫無目的地找竹徑來走,
卻嫌絲管的音樂比青蛙的聲音更好聽。
自從煮了鶴和燒了琴之后,
我就背棄了青山躺在明亮的月光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行為古怪、與眾不同的人物形象。詩人韋鵬翼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了對傳統生活方式的不滿和對自由的追求。
詩中第一句“豈肯閑尋竹徑行”,表達了詩人不愿意浪費時間走無聊的小路,他想要追求更有意義的東西。
而第二句“卻嫌絲管好蛙聲”,則表明詩人對絲管音樂的欣賞程度高于對自然聲音的欣賞,這也可以看作是詩人對傳統文化的追求和對現實的不滿。
接著,詩人提到了“煮鶴燒琴”的行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尋常的舉動。煮鶴和燒琴都被視為對高雅文化的毀壞和背棄,而這個人物卻因此背棄了青山,選擇了躺在明亮的月光下。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傳統束縛的抵抗和對自由的追求。詩中的行為和態度都顯得非常古怪和反叛,但卻給讀者提供了一種思考傳統與現代、自由與約束之間關系的思路。詩人通過獨特的形象和敘事手法,傳達了他對自由和個性的強烈追求。
“豈肯閑尋竹徑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tí xū yí bì
戲題盱眙壁
qǐ kěn xián xún zhú jìng xíng, què xián sī guǎn hǎo wā shēng.
豈肯閑尋竹徑行,卻嫌絲管好蛙聲。
zì cóng zhǔ hè shāo qín hòu, bèi què qīng shān wò yuè míng.
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豈肯閑尋竹徑行”平仄韻腳
拼音:qǐ kěn xián xún zhú jìng xíng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豈肯閑尋竹徑行”的相關詩句
“豈肯閑尋竹徑行”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豈肯閑尋竹徑行”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豈肯閑尋竹徑行”出自韋鵬翼的 《戲題盱眙壁》,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