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門臥搖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門臥搖尾”出自唐代潘圖的《末秋到家》,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dāng mén wò yáo wěi,詩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當門臥搖尾”全詩
《末秋到家》
歸來無所利,骨肉亦不喜。
黃犬卻有情,當門臥搖尾。
黃犬卻有情,當門臥搖尾。
分類:
《末秋到家》潘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末秋到家》是唐代詩人潘圖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末秋時分我回到家,
然而身處家中并無利益,
連自己的親人也沒有歡喜之情。
唯有一只黃色的犬兒,
躺在門前搖著尾巴,表示衷心的關切。
詩意:
《末秋到家》通過家人對詩人的冷漠和一只狗的真情流露,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情冷暖的感慨。詩人歸來之后,發現自己的家人對他冷淡無情,沒有任何喜悅之情,唯有一只黃色的狗卻對他表示熱烈的關懷和親近。這種親情的匱乏和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流露,使詩人對于人情的深深不適和寂寞感產生了更深的思考。
賞析:
《末秋到家》以簡短明快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情世故的感嘆和對家庭溫暖的渴望。詩中的家不能給予詩人期望中的溫暖,這種寒冷的家庭環境讓詩人感到孤獨和無助。然而,一只狗兒的熱情和真誠卻讓詩人倍感溫暖和安慰。這種以黃犬對比冷漠親人的手法,強調了真情的珍貴和親情的缺失。
整首詩簡潔明快,行文流暢,用了簡單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通過對親情和血緣的反思,詩人通過一只狗的形象展現了對于真情的向往和對于家庭溫暖的渴望。這首詩反映了唐代社會中儒家倫理觀念對詩人產生的深遠影響,同時也反映出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思考。
“當門臥搖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qiū dào jiā
末秋到家
guī lái wú suǒ lì, gǔ ròu yì bù xǐ.
歸來無所利,骨肉亦不喜。
huáng quǎn què yǒu qíng, dāng mén wò yáo wěi.
黃犬卻有情,當門臥搖尾。
“當門臥搖尾”平仄韻腳
拼音:dāng mén wò yáo wěi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當門臥搖尾”的相關詩句
“當門臥搖尾”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當門臥搖尾”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當門臥搖尾”出自潘圖的 《末秋到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