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物明堯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燭物明堯日”全詩
衰顏逢圣代,華發受皇恩。
燭物明堯日,垂衣辟禹門。
惜時悲落景,賜帛慰馀魂。
厚澤沾祥詠,微生保子孫。
盛明今尚齒,歡洽九衢樽。
分類:
《恩賜耆老布帛(一作李絳詩)》崔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恩賜耆老布帛(一作李絳詩)》是一首唐代崔宗創作的詩詞。該詩以恩賜耆老布帛的事情為背景,表達了對圣代的推崇和對皇恩的感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滿身汗水沾濕衣衫,與別人截然不同的是深埋海外的心懷。
步入晚年迎來盛世,容顏依然如此莊重,華發代表著皇恩的賜予。
燭臺中的燭光也能照亮天子的寶座,身穿垂白的衣袍,以示進入禹門的殊榮。
感慨時光無情,悲嘆逝去的風光,希望賜予的布帛能夠安慰心靈的余溫。
厚德如澤的贊頌中,微生仍然保佑著子孫。
尊貴的地位仍然受到贊頌,歡樂的氣氛彌漫在九條大道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耆老受賜布帛為背景,反映了唐代社會對耆老的尊敬和關懷。詩人表達了對圣代的贊頌和對皇恩的感激之情,描繪了耆老品貌莊重,受到天子賜予的華發和布帛。詩中也流露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衰老的哀嘆,同時希望所賜的布帛能夠給耆老們帶來一些慰藉。最后,詩人用贊美的話語描述了耆老的尊貴地位和歡樂的氣氛。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作者對耆老的敬重和對皇恩的感恩之情。通過描寫耆老的容顏和受賜的華發和布帛,展示了耆老受到社會的關懷和尊重。詩人以此表達對圣代的贊美和對皇恩的感激,并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惋惜和對衰老的悲嘆。整首詩氣勢恢宏,語言簡練明快,情感真摯動人,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同時,通過描繪耆老的尊貴地位和歡樂的氣氛,展示了唐代社會對耆老的尊重和對壽者的祝福。
“燭物明堯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ēn cì qí lǎo bù bó yī zuò lǐ jiàng shī
恩賜耆老布帛(一作李絳詩)
huàn hàn zhōng tiān fā, shū sī hǎi wài cún.
渙汗中天發,殊私海外存。
shuāi yán féng shèng dài, huá fà shòu huáng ēn.
衰顏逢圣代,華發受皇恩。
zhú wù míng yáo rì, chuí yī pì yǔ mén.
燭物明堯日,垂衣辟禹門。
xī shí bēi luò jǐng, cì bó wèi yú hún.
惜時悲落景,賜帛慰馀魂。
hòu zé zhān xiáng yǒng, wēi shēng bǎo zǐ sūn.
厚澤沾祥詠,微生保子孫。
shèng míng jīn shàng chǐ, huān qià jiǔ qú zūn.
盛明今尚齒,歡洽九衢樽。
“燭物明堯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