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此去無多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馬嵬此去無多地”出自唐代貞元文士的《題端正樹》,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mǎ wéi cǐ qù wú duō dì,詩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馬嵬此去無多地”全詩
《題端正樹》
昔日偏沾雨露榮,德皇西幸賜嘉名。
馬嵬此去無多地,合向楊妃冢上生。
馬嵬此去無多地,合向楊妃冢上生。
分類:
《題端正樹》貞元文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端正樹
昔日偏沾雨露榮,
德皇西幸賜嘉名。
馬嵬此去無多地,
合向楊妃冢上生。
中文譯文:
昔日,我端正的樹高傲地享受著雨水和露水的滋潤和榮耀,
圣明的皇帝親自下令,在德皇西巡的過程中給我賜予了美好的名字。
如今,我被移植到了馬嵬,不再是那個原本的地方,
我在楊妃的墓冢上繼續生長。
詩意:
這首詩以一棵樹的形象,表達了在唐朝,一顆端正的樹受到了皇帝的賞識和嘉獎,隨著皇帝巡游的行程而遷徙的情景。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象征,代表著生命、堅韌和成長。通過對樹的描繪和遷徙的描述,詩人借以表達了皇帝對正直和堅定的嘉獎,并以樹的生長來象征楊妃的姿態和靈魂的延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一棵樹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皇帝的賞識和對楊妃的懷念。詩人通過樹的生長和遷徙,將楊妃的墓冢與樹連接在一起,暗示了楊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紀念之情。整首詩表達了對美好過去的回憶和對英雄人物的尊崇,展現了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肯定。同時,詩中也體現了對自然界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理解,通過樹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堅韌不拔的品質和生命的延續。整首詩意境融洽,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文人的豪情和風采。
“馬嵬此去無多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uān zhèng shù
題端正樹
xī rì piān zhān yǔ lù róng, dé huáng xī xìng cì jiā míng.
昔日偏沾雨露榮,德皇西幸賜嘉名。
mǎ wéi cǐ qù wú duō dì, hé xiàng yáng fēi zhǒng shàng shēng.
馬嵬此去無多地,合向楊妃冢上生。
“馬嵬此去無多地”平仄韻腳
拼音:mǎ wéi cǐ qù wú duō dì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馬嵬此去無多地”的相關詩句
“馬嵬此去無多地”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馬嵬此去無多地”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馬嵬此去無多地”出自貞元文士的 《題端正樹》,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