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聽鼓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聽鼓聲”全詩
聯綿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則退,武者兵益黷。
軍容滿天下,戰將多金玉。
刮得齊民瘡,分為猛士祿。
雄雄許昌師,忠武冠其族。
去為萬騎風,住為一川肉。
時有殘卒回,千門萬戶哭。
哀聲動閭里,怨氣成山谷。
誰能聽鼓聲,不忍看金鏃。
念此堪淚流,悠悠潁川綠。
分類:
《刺安南事詩》懿宗朝舉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刺安南事詩》是一首流傳于唐代的詩詞,作者為懿宗朝的一位舉子。詩中描述了南荒地區不擇吏,導致交趾國不斷受辱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南方的荒涼之地竟然任用不稱職的官員,給我的交趾國帶來了災難。連綿三四年,交趾國連連受辱。怯懦的人遇到斗爭就會退縮,而武士們則更加橫行霸道。軍容遍布天下,戰將們多有財富地位。他們為了斗爭而壓榨百姓,將其分配給強大的士兵。勇猛非凡的將帥統領著許昌軍隊,忠誠和武力使他們家族傲視眾人。他們以萬騎的風一去不返,而百姓們只得以肉身留在這片土地上。時常有殘敗的軍隊回來,千門萬戶都在哀悼之中哭泣。悲壯的聲音動蕩了整個鄉里,怨恨之氣充滿了山谷。誰能夠忍受戰鼓聲的震撼,又能夠看到金鏃的威懾?唯有懷念這一切,淚水才會流淌,長長的潁川仿佛在綠草之中。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直接刻畫了南荒地區貪污腐敗的官員給交趾國帶來的困境。作者通過揭示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對交趾國的憂慮和不滿。詩中展現了人們對戰爭、壓迫和不公平待遇的痛苦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家園的深深懷念。整首詩以敘述為主,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惋惜和憤怒情緒。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窺見唐代社會的黑暗面,揭示了貪污腐敗、壓迫和不公平待遇所帶來的痛苦。詩中的表達方式樸實而直接,讓人對這段歷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它也喚起了讀者對和平、公正和正義的追求,并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思考。
“誰能聽鼓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ān nán shì shī
刺安南事詩
nán huāng bù zé lì, zhì wǒ jiāo zhǐ fù.
南荒不擇吏,致我交趾覆。
lián mián sān sì nián, zhì wǒ jiāo zhǐ rǔ.
聯綿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nuò zhě dòu zé tuì, wǔ zhě bīng yì dú.
懦者斗則退,武者兵益黷。
jūn róng mǎn tiān xià, zhàn jiàng duō jīn yù.
軍容滿天下,戰將多金玉。
guā dé qí mín chuāng, fēn wéi měng shì lù.
刮得齊民瘡,分為猛士祿。
xióng xióng xǔ chāng shī, zhōng wǔ guān qí zú.
雄雄許昌師,忠武冠其族。
qù wèi wàn qí fēng, zhù wèi yī chuān ròu.
去為萬騎風,住為一川肉。
shí yǒu cán zú huí, qiān mén wàn hù kū.
時有殘卒回,千門萬戶哭。
āi shēng dòng lǘ lǐ, yuàn qì chéng shān gǔ.
哀聲動閭里,怨氣成山谷。
shuí néng tīng gǔ shēng, bù rěn kàn jīn zú.
誰能聽鼓聲,不忍看金鏃。
niàn cǐ kān lèi liú, yōu yōu yǐng chuān lǜ.
念此堪淚流,悠悠潁川綠。
“誰能聽鼓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