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書信千行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行書信千行淚”全詩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作者簡介(陳玉蘭)
陳玉蘭 生卒年不詳。唐代吳(今江蘇蘇州境內)人王駕之妻。有《寄夫》詩廣為傳頌。
寄夫翻譯及注釋
翻譯
你守衛在邊關,我卻在吳地,涼颼颼的西風吹到我身上的時候,我正在為你而擔憂。想念你啊!想念你,我寄上一封簡短的書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淚,當寒氣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沒有?
注釋
⑴妾:舊時女子自稱。
⑵吳:指江蘇一帶。
寄夫鑒賞
此詩突出的特色表現在句法上。全詩四句的句法有一個共同處:每句都包含兩層相對或相關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變化。“夫戍邊關——妾在吳”,這是由相對的兩層意思構成的,即所謂“當句對”的形式。這一對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這個開頭是單刀直入式的,點明了題意,說明何以要寄衣。下面三句都從這里引起。“西風吹妾——妾憂夫”,秋風吹到少婦身上,照理說應該引起她自己的寒冷之感,但詩句寫完“西見吹妾”一層意思后,接下去不寫少婦自己的寒冷之感,而是直接寫心理活動“妾憂夫”。前后兩層意思中有一個小小的跳躍或轉折,恰如其分表現出少婦對丈夫體貼入微的心情,十分形象。此句寫“寄衣”的直接原因。“一行書信——千行淚”,這句通過“一行”與“千行”的強烈對照,極言紙短情長。“千行淚”包含的感情內容既有深厚的恩愛,又有強烈的哀怨,情緒復雜。此句寫出了“寄”什么,不提寒衣是避免與下句重復;同時,寫出了寄衣時的內心活動。“寒到君邊——衣到無?”這一句用虛擬、想象的問話語氣,與前三句又不同,在少婦心目中仿佛嚴冬正在和寒衣賽跑,而這競賽的結果對她很關緊要,十分生動地表現出了少婦心中的操心。這樣,每一句中都可以劃一個破折號,都由兩層意思構成,詩的層次就大大豐富了。而同一種句式反復運用,在運用中又略有變化,并不呆板,構成了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語氣。聲調對于詩歌,比較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具有更大意義。所謂“情動于中而發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嗟嘆”、“永歌”都是指用聲調增加詩歌的感染力。試多詠誦幾遍,就不難領悟這種一唱三嘆的語氣在此詩表情上的作用了。
構成此詩音韻美的另一特點是句中運用復字。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詞的重復。但是,有意識地運用復字,有時能使詩句念起來朗朗上口、動人心弦,造成音樂的美感。如此詩后三句均有復字,而在運用中又有適當變化。第二句兩個“妾”字接連出現,前一個“妾”字是第一層意思的結尾,后一個“妾”字則是第二層意思的起始,在全句中,它們是重復,但對相聯的兩層意思而言,它們又形成“頂針”修辭格,念起來順溜,有“累累如貫珠”之感,這使那具有跳躍性的前后兩層意思通過和諧的音調過渡得十分自然。
而三、四兩句重疊在第二、第六字上,這不但是每句中構成“句中對”的因素,而且又是整個一聯詩句自然成對的構成因素,從而增加了詩的韻律感,有利于表達那種哀愁、纏綿的深情。
此外,第一人稱的表現手法也值得提出。詩中的“妾”(古代女子自我稱呼)當然并不等于作者自己。
作者采用第一人稱,并完全用內心獨白的表現手法,通過寄衣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從念夫,到秋風吹起而憂夫,寄衣時和淚修書,一直到寄衣后的掛念,生動地表達了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此詩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來表現主題,是運用得比較成功的。
“一行書信千行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fū
寄夫
fū shù biān guān qiè zài wú, xī fēng chuī qiè qiè yōu fū.
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yī xíng shū xìn qiān xíng lèi, hán dào jūn biān yī dào wú.
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一行書信千行淚”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