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魚腸有真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為魚腸有真訣”全詩
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夢夢立清江。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江邊》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邊
西風忽報雁雙雙,
人世心形兩自降。
不為魚腸有真訣,
誰能夢夢立清江。
譯文:
江邊
西風突然傳來鳴雁雙雙,
人世間的煩惱紛紛消散。
不追求爭執和切磋的技巧,
誰能在夢中堅立在清澈的江水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江邊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清逸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詩人用西風帶來的鳴雁的形象,暗示著自然界中的變化和流轉,傳達了逝去的時光和人世間的紛擾在詩人心中的消散。詩人借雁的動靜,表達了自己對現實世界繁瑣事務的厭倦和對心靈解放的渴望。
詩的后兩句“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夢夢立清江”,則是詩人對清澈坦蕩的心靈境界的追求。詩人認為只有不被俗世的矛盾和算計所困擾,才能在夢中實現沐浴在清江水中、心靈自由灑脫的境界。
整首詩以簡練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境界和內心自由的向往,透露出對寧靜與深邃的渴望。詩人引發讀者對人生的思考,呼喚人們要超越世俗的執念,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不為魚腸有真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biān
江邊
xī fēng hū bào yàn shuāng shuāng, rén shì xīn xíng liǎng zì jiàng.
西風忽報雁雙雙,人世心形兩自降。
bù wéi yú cháng yǒu zhēn jué, shuí néng mèng mèng lì qīng jiāng.
不為魚腸有真訣,誰能夢夢立清江。
“不為魚腸有真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