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陌上埋輪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洛陽陌上埋輪氣”全詩
今日芝泥檢征詔,別須臺外振霜威。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贈蘇十三中丞》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蘇十三中丞
洛陽陌上埋輪氣,欲逐秋空擊隼飛。
今日芝泥檢征詔,別須臺外振霜威。
中文譯文:
送給蘇十三中丞
在洛陽的大街上,飛揚的塵土要追逐秋天的蒼空擊飛獵鷹。
今天收到皇帝的敕令,告別需要在朝陽臺外振奮霜的威嚴。
詩意:
這首詩是薛濤送給蘇十三中丞的贈詩。詩人以洛陽街道上飛揚的塵土來表達欲與秋天的蒼空擊飛獵鷹的豪情壯志。然而,這樣的豪情壯志卻被現實的束縛所限制,收到了皇帝的敕令,要離開振奮霜的朝陽臺,去執行重要的征召任務。
賞析:
薛濤在這首詩中展現了一種奮發進取的精神和無畏的英勇。詩中洛陽陌上埋輪氣的描繪形象生動,展示了作者欲逐秋空擊隼飛的雄心壯志。然而,這樣的豪情壯志在現實面前卻變得蒼白無力。通過朝代特有的征召制度,皇帝的征召變得不可推辭,使得詩人別須臺外振霜威。這種折射出現實束縛的真實感觸,使詩中表達了一種無奈和哀愁。整首詩給人一種蒼涼之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興盛的殷切期望,詩人將自己立于國家大計之上,表達了自己以及同代人的憂憤情懷。
“洛陽陌上埋輪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ū shí sān zhōng chéng
贈蘇十三中丞
luò yáng mò shàng mái lún qì, yù zhú qiū kōng jī sǔn fēi.
洛陽陌上埋輪氣,欲逐秋空擊隼飛。
jīn rì zhī ní jiǎn zhēng zhào, bié xū tái wài zhèn shuāng wēi.
今日芝泥檢征詔,別須臺外振霜威。
“洛陽陌上埋輪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