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深池四五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跳躍深池四五秋”全詩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分類:
作者簡介(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度使時,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
《十離詩·魚離池》薛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離詩·魚離池》是唐代薛濤的一首詩詞。詩意非常簡潔,描述了魚兒離開深池的情景。
魚兒跳躍在深池里已經有四五個秋天了,它經常搖動著朱紅的尾巴玩弄著魚鉤。但是無緣無故卻被斷掉了,不能再暢游于清波之中。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魚兒跳躍深池已有四五個秋天,
常常搖動朱紅的尾巴玩弄魚鉤。
然而無緣無故卻斷開了,
不能再暢游于清波之中。
這首詩詞寫了一只魚兒離開了深池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魚兒搖動尾巴玩弄魚鉤的場景,表達了魚兒對于自由游弋的向往和追求。然而,魚兒無緣無故被離開了深池,不能再暢游于清波之中,這暗示了詩人對于自由的渴望受到了限制或阻礙。
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用簡潔的詞句表現了魚兒離開深池的悲涼和失落。它也可以被理解為對于人生自由與束縛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內心自由追求的共鳴。詩詞中的清新的水景和自由飛舞的魚兒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力。
“跳躍深池四五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lí shī yú lí chí
十離詩·魚離池
tiào yuè shēn chí sì wǔ qiū, cháng yáo zhū wěi nòng lún gōu.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
wú duān bǎi duàn fú róng duǒ, bù dé qīng bō gèng yī yóu.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跳躍深池四五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