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發夜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枝發夜紅”全詩
意盡深交合,神靈俗累空。
草帶銷寒翠,花枝發夜紅。
唯將澹若水,長揖古人風。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初秋于竇六郎宅宴》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秋于竇六郎宅宴》
千里風云契,一朝心賞同。
意盡深交合,神靈俗累空。
草帶銷寒翠,花枝發夜紅。
唯將澹若水,長揖古人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初秋時刻,在竇六郎的宅邸舉行宴會,
千里之外的風云因此相遇,而我們的心意也在此一刻相互欣賞。
共同領略著深厚的交情,在這神靈的境界中,凡俗的煩惱與憂傷都變得無關緊要。
翠綠的草帶隨著寒冷漸消,花朵在夜晚綻放出鮮紅色的光彩。
只有像水一樣寧靜平和的心境,才是真正的謙遜,向古人致敬。
詩意和賞析:
這首《初秋于竇六郎宅宴》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通過觀賞自然景色和表達感受來歌頌深厚的交情以及對古人的敬意。
詩中“千里風云契,一朝心賞同”表達了遠隔千里的風云之間的契合,同時也展示了主人和賓客們心靈上的共鳴和愉悅。
接著,詩人表明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凡俗的紛擾都變得無足輕重,神靈的境界使得人們能夠擺脫塵世的煩惱和牽絆。
詩中的“草帶銷寒翠,花枝發夜紅”刻畫了初秋的景色,草地漸漸恢復了翠綠,花朵在夜晚中綻放出艷紅的色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最后一句“唯將澹若水,長揖古人風”表明詩人在這樣的境界中保持了寧靜和謙遜的心態,向古人表達了敬意和致敬。
整首詩以現實景物的描述為基礎,通過敘述宴會場景和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深厚交往和古人的崇敬之情。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境,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真摯情感的追求。
“花枝發夜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qiū yú dòu liù láng zhái yàn
初秋于竇六郎宅宴
qiān lǐ fēng yún qì, yī zhāo xīn shǎng tóng.
千里風云契,一朝心賞同。
yì jǐn shēn jiāo hé, shén líng sú lèi kōng.
意盡深交合,神靈俗累空。
cǎo dài xiāo hán cuì, huā zhī fā yè hóng.
草帶銷寒翠,花枝發夜紅。
wéi jiāng dàn ruò shuǐ, cháng yī gǔ rén fēng.
唯將澹若水,長揖古人風。
“花枝發夜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