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桂影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凌霜桂影寒”全詩
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月》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月
云披玉繩凈,月滿鏡輪圓。
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譯文:
云像玉繩一般輕盈,月亮如同明亮的鏡輪圓足。
露珠閃耀寒冷的光芒,桂樹的影子在嚴寒中搖曳。
漏斗里的月光流轉不定,水面上的光芒波動湍急。
我獨自在西園里賞月,心中卻始終無法安寧。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月亮為主題,以形容秋月的美麗與寒冷。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云和玉繩、月亮和鏡輪圓進行了類比,通過抒發秋月的明亮、清冷和美麗之情。
詩人通過描繪露珠的閃耀和桂樹影子的搖曳,展現了秋天的濕冷和微弱的陽光。漏斗里的月光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水面上的光芒波動湍急,這一景象呈現了秋月的迷幻和不穩定。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獨自賞月,心中卻始終無法得到平靜的心境。這或許暗示了詩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整首詩通過精準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露,把秋夜的寒冷和秋月的美景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展現出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細膩。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憂愁不安,使整首詩達到了情感與意境的統一。
“凌霜桂影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chén tóng zī chuān máo sī mǎ qiū jiǔ yǒng qiū yuè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月
yún pī yù shéng jìng, yuè mǎn jìng lún yuán.
云披玉繩凈,月滿鏡輪圓。
yì lù zhū huī lěng, líng shuāng guì yǐng hán.
裛露珠暉冷,凌霜桂影寒。
lòu cǎi hán shū báo, fú guāng yàng jí lán.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瀾。
xī yuán tú zì shǎng, nán fēi zhōng wèi ān.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凌霜桂影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