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輝疑泛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含輝疑泛月”全詩
含輝疑泛月,帶火怯凌霜。
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馀光。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螢》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螢
玉虬分靜夜,
金螢照晚涼。
含輝疑泛月,
帶火怯凌霜。
散彩縈虛牖,
飄花繞洞房。
下帷如不倦,
當解惜馀光。
中文譯文:
玉龍劃過寂靜的夜空,
金色螢火照亮著涼意漸重的夜晚。
它們閃爍的光芒仿佛是游弋在云層之間的月亮,
微弱的光芒帶著些許火焰,膽怯地抵擋霜寒。
五彩斑斕的光輝在虛牖間散開,
花瓣飄舞在洞房四周。
落下的帷帳仿佛不知疲倦,
應當珍惜這余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早晨深處的一片寧靜景象,通過描寫秋螢的形象,以及它們帶來的微弱光芒和柔和氛圍,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秋螢是蟲類中相當特殊的存在,它在夜晚散發出微弱的光芒,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安慰。詩中使用了玉虬和金螢的比喻,形容了它們的珍貴和美麗。作者通過描繪秋螢的光芒仿佛是游弋在云層之間的月亮,將蟲群的光輝與大自然的美景相聯系,使詩中的畫面具有浪漫和超脫的氛圍。
詩中描繪的涼意和霜寒使整個詩篇帶有涼爽的秋意,與秋天的清晨相得益彰。作者以蟲類為載體,通過描繪它們的微弱光芒和溫柔氛圍,表達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獨特的感受。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珍惜這稀有的景象以及光芒的意愿,將人們的情感與秋螢的形象融為一體。整首詩詠敘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瞬間,具有深刻的意境和心靈共鳴。
“含輝疑泛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chén tóng zī chuān máo sī mǎ qiū jiǔ yǒng qiū yíng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螢
yù qiú fēn jìng yè, jīn yíng zhào wǎn liáng.
玉虬分靜夜,金螢照晚涼。
hán huī yí fàn yuè, dài huǒ qiè líng shuāng.
含輝疑泛月,帶火怯凌霜。
sàn cǎi yíng xū yǒu, piāo huā rào dòng fáng.
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
xià wéi rú bù juàn, dāng jiě xī yú guāng.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馀光。
“含輝疑泛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