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萬里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蕭萬里行”全詩
出關深漢壘,帶月破蕃營。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葉聲。
欲朝王母殿,前路駐高旌。
分類:
《河源破賊后贈袁將軍》法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源破賊后贈袁將軍
白羽三千駐,
蕓蕧萬里行。
出關深漢壘,
帶月破蕃營。
蔓草河原色,
悲笳碎葉聲。
欲朝王母殿,
前路駐高旌。
中文譯文:
在河源破賊后獻給袁將軍
三千白羽精兵屯駐,
陣容龐大,馳騁萬里。
穿越邊關深壘,
帶著明亮的月光,攻破敵人的輜重營。
茂盛的河原上,草木蔥蘢,
悲憤的號角聲掩蓋了葉子的聲音。
想向王母殿朝拜,
近前路上高高聳立的旌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演繹歷史事件為背景,描繪了唐代法振破賊后贈袁將軍的情景。
詩歌以動態的方式表達了戰爭的場面和壯麗的景象。作者通過形容“白羽三千駐,蕓蕧萬里行”,展示了軍隊規模龐大,且行進的距離遙遠。描寫出關深漢壘和帶月破蕃營的情景,使詩句中的戰爭場面更加生動。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用“蔓草河原色,悲笳碎葉聲”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傷亡,同時對于戰爭的悲慘景象感到悲痛。最后兩句“欲朝王母殿,前路駐高旌”,表達了對于和平的向往,希望能夠停戰回歸平靜的生活。
通過詩歌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詩人對和平的向往。這首詩表達了對于和平的渴望,呼吁人們珍惜和平,追求安寧與幸福。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時期軍事才能的崇高和對戰爭中犧牲者的敬意。
“蕭蕭萬里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uán pò zéi hòu zèng yuán jiāng jūn
河源破賊后贈袁將軍
bái yǔ sān qiān zhù, xiāo xiāo wàn lǐ xíng.
白羽三千駐,蕭蕭萬里行。
chū guān shēn hàn lěi, dài yuè pò fān yíng.
出關深漢壘,帶月破蕃營。
màn cǎo hé yuán sè, bēi jiā suì yè shēng.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葉聲。
yù cháo wáng mǔ diàn, qián lù zhù gāo jīng.
欲朝王母殿,前路駐高旌。
“蕭蕭萬里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