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舟飄不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舟飄不定”全詩
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
忽值風飆折,坐為波浪沖。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幾萬重。
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
仙客終難托,良工豈易逢。
徒懷萬乘器,誰為一先容。
分類:
作者簡介(駱賓王)

駱賓王(約619—約687年)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作《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敬業敗,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殺,或云為僧。
《浮槎》駱賓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浮槎》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背負千丈之身,站在高聳萬丈的山峰上。
真誠的心靈如冬日的桂花,堅韌的品質如嚴寒中的松樹。
突然遭遇狂風暴雨的襲擊,坐在波濤洶涌的船上。
憂憤填胸,但卻無處宣泄,懷中的仇恨只能愈發沉重。
浩渺的渤海千里,沉積的泥沙堆積如山。
宛如漂泊的小舟,像漂浮的樹枝,無處可去。
仙人至高人難以托付,出色的才能不易遇見。
空懷著萬乘之器,卻無人理會。
詩意和賞析:
《浮槎》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形象生動的場景,以富有感情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詩中以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沖擊力,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坎坷。
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運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無助感。詩的開頭以質量高、高臨萬丈的山峰來暗示作者曾經擁有過的巨大夢想和野心。然而,后面描寫了槎船顛簸的場景,把讀者的情感推向了一個低谷。
詩中用“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來形容作者內心的堅韌和真摯,表達了面對困境時的堅持和自豪。然而,接下來的描寫中卻有一種無奈和絕望的情緒,作者的心中充滿著憤恨,但卻無處發泄。
最后幾句以渤海和泥沙的形象來表示作者內心的迷茫和彷徨,詩意暗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助。詩的結尾則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天賦的懊悔和對他人欣賞自己才華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將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悲憤表達得淋漓盡致,展現了人生的艱難和無常。在艱難險阻之中,作者表達了對內心真實感情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身才能得不到認同的失落和無奈。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比喻手法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探討了人生的無常和坎坷,具有深刻的詩意和思考價值。
“似舟飄不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chá
浮槎
xī fù qiān xún zhì, gāo lín jiǔ rèn fēng.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
zhēn xīn líng wǎn guì, jìn jié yǎn hán sōng.
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
hū zhí fēng biāo zhé, zuò wèi bō làng chōng.
忽值風飆折,坐為波浪沖。
cuī cán kōng yǒu hèn, yōng zhǒng suì wú yōng.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bó hǎi sān qiān lǐ, ní shā jǐ wàn zhòng.
渤海三千里,泥沙幾萬重。
shì zhōu piāo bù dìng, rú gěng fàn hé cóng.
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
xiān kè zhōng nán tuō, liáng gōng qǐ yì féng.
仙客終難托,良工豈易逢。
tú huái wàn shèng qì, shuí wèi yī xiān róng.
徒懷萬乘器,誰為一先容。
“似舟飄不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