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音宜向夜中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音宜向夜中聽”全詩
從遣鳥喧心不動,任教香醉境常冥。
蓮花天晝浮云卷,貝葉宮春好月停。
禪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聽。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皎然。詩中描述了一個人在清靜的寺院中,與李著作一同觀賞佛教經文和道家哲理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佛教經文何公瓶,道家哲理一字經。
心境安寧無所擾,香燭氤氳入禪宮。
天上云卷蓮花浮,春夜好月貝葉停。
欲邀何著作共論禪,空谷夜音入人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靜的寺院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在這里與李著作一起閱讀佛教經文和道家哲理的心境。詩人通過觀賞文學作品,得以拋開紛擾而進入一種寧靜安詳的境界。
詩中提到的“何公瓶”指的是佛教經文,體現了佛教的智慧和教化。同時,詩人將道家哲學概括為“一字經”,顯示了詩人對道家簡潔明了的追求。這里的“一字經”可以理解為一種精煉的思想,正如道家強調的“無為而治”。
詩人通過觀賞佛教經文和道家哲理,心境安寧,與外界的喧囂不再有所關系。他沉浸在這種恬靜的環境中,感覺香燭的氣味繚繞著禪宮。此時,他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宇宙中的云卷、蓮花漂浮,春夜中的美麗明亮的月光和貝葉的飄停。
詩的最后,詩人想要邀請李著作一起探討禪宗的學問。他相信在這樣的清幽地方,空谷中的夜音會讓他們更加沉浸其中,更加能夠領悟禪宗的精髓。
整首詩以靜謐、平和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在寺院中與書本為伴的寧靜心境,以及對佛教和道家思想智慧的贊嘆和向往。同時,詩人還表達了和李著作一同進一步探討禪宗的心愿。
“空音宜向夜中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ǐ zhù zuò zòng tí chén wài shàng rén yuàn
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
bǎi yuán wéi yǒu shén gōng píng, wàn fǎ dàn kàn yī zì jīng.
百緣唯有什公瓶,萬法但看一字經。
cóng qiǎn niǎo xuān xīn bù dòng,
從遣鳥喧心不動,
rèn jiào xiāng zuì jìng cháng míng.
任教香醉境常冥。
lián huā tiān zhòu fú yún juǎn, bèi yè gōng chūn hǎo yuè tíng.
蓮花天晝浮云卷,貝葉宮春好月停。
chán bàn yù yāo hé zhù zuò, kōng yīn yí xiàng yè zhōng tīng.
禪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聽。
“空音宜向夜中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