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赍秦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文字赍秦本”全詩
文字赍秦本,詩騷學楚人。
蘭開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別后須相見,浮云是我身。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酬別襄陽詩僧少微(詩中答上人歸夢之意)》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別襄陽詩僧少微(詩中答上人歸夢之意)
證心何有夢,示說夢歸頻。
文字赍秦本,詩騷學楚人。
蘭開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別后須相見,浮云是我身。
中文譯文:
回答襄陽的僧人少微
證明心中有什么夢,說明夢境頻繁。
展示出秦人的文學,學習楚地的詩歌。
香蘭染衣上的顏色,柳枝春天地托在手中。
分別后必須再相見,浮云就是我的身影。
詩意:
這首詩是皎然酬答襄陽的少微僧人寫下的詩,回應著他的夢的歸宿。皎然表達了自己在夢中的體驗和感悟。他思考自己夢中的境界,卻展示出了對文學的探索和詩歌創作的追求。他說自己寫下的文字是秦人的傳承,詩歌的靈感則來自楚地。他用蘭花的香氣染了衣服,用手托住柳枝,體驗春天的氣息。雖然分開后必將再次相見,但他的身影只是像浮云般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夢境的思考和表述,展示了詩人對于自身詩歌創作及文學追求的堅持。他以夢為媒介,探索了心靈的歸宿,并追溯到秦漢文化和楚地文學,為自己的詩歌找到了歷史與文學的淵源。他通過描述蘭花香氣和柳枝的春天氣息,將詩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中的自由與輕盈的追求。最后,他雖然分別后必將再次相見,但他將自己的存在與浮云相聯系,表達了自己的虛無離散之感。整首詩感觸深遠,展示了詩人的思考和追求。
“文字赍秦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bié xiāng yáng shī sēng shǎo wēi shī zhōng dá shàng rén guī mèng zhī yì
酬別襄陽詩僧少微(詩中答上人歸夢之意)
zhèng xīn hé yǒu mèng, shì shuō mèng guī pín.
證心何有夢,示說夢歸頻。
wén zì jī qín běn, shī sāo xué chǔ rén.
文字赍秦本,詩騷學楚人。
lán kāi yī shàng sè, liǔ xiàng shǒu zhōng chūn.
蘭開衣上色,柳向手中春。
bié hòu xū xiāng jiàn, fú yún shì wǒ shēn.
別后須相見,浮云是我身。
“文字赍秦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