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亂寄隨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亂寄隨關”全詩
今日煙塵盡,東西又未還。
長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間。
何處游芳草,云門千萬山。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送唐贊善游越》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唐贊善游越》是唐代詩人皎然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離開了農田離開漢水,
我寄托著離亂的心情來到了隨關。
今天,煙塵散去了,
但東西卻尚未回來。
我站在長亭上,望著越國的邊界,
獨自乘坐小船行駛在五湖之間。
哪里能夠游賞到芳草的美景呢?
云門之外,有無數的山峰等待著我。
詩意:
《送唐贊善游越》描繪了一個抒發離鄉背井之情的詩人離開自己的故鄉,來到了隨關,但卻依然思念著他故鄉的景色和人物。詩中通過描寫田園風光和長亭、小船以及東西未歸的情境,展現了詩人質樸淳樸的情感,以及對離鄉之人的思念、鄉愁和思考。詩中的云門,象征著山上的道觀,象征著故鄉的山峰,也代表著詩人回歸故鄉的希望和向往。
賞析:
《送唐贊善游越》以簡潔的語言、深入的意境勾勒出了詩人離鄉背井的景象和對鄉愁的思索。詩中的田園風光、離亂的心情、今日煙塵盡、東西未歸等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山水、草木的感念之情。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自己心情的反思,將人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對家鄉、對故土的深深眷戀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歸家、回到故鄉的渴望,山峰、云門的描繪,為詩篇增添了一絲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行云流水,清新自然,意境深遠,通過對田園風景的描寫,展現了作者淳樸的情感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詩人離鄉的悲傷和對故鄉的眷戀,也能夠被引導進入詩人的心境,感受到作者對歸家、對故土的渴望和希望。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也很具有美感,可以給讀者以愉悅的感覺。總體來說,這首詩具有濃郁的離鄉情懷、深沉的思鄉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沉思和對歸家的期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詩意。
“離亂寄隨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áng zàn shàn yóu yuè
送唐贊善游越
tián yuán lín hàn shuǐ, lí luàn jì suí guān.
田園臨漢水,離亂寄隨關。
jīn rì yān chén jǐn, dōng xī yòu wèi hái.
今日煙塵盡,東西又未還。
cháng tíng bǎi yuè wài, gū zhào wǔ hú jiān.
長亭百越外,孤棹五湖間。
hé chǔ yóu fāng cǎo, yún mén qiān wàn shān.
何處游芳草,云門千萬山。
“離亂寄隨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