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帆絲雨望霏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布帆絲雨望霏霏”全詩
行過鶴渚知堪住,家在龍沙意有違。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九月八日送蕭少府歸洪州》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八日送蕭少府歸洪州》是唐代皎然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描繪了詩人送別蕭少府歸洪州的情景和他內心的矛盾和無奈之情。
詩中寫道,明天是重陽節,而今天是送別之時,明天他就要離開遠行了。布帆歸去的時候正下著絲雨,天空中彌漫著雨霧。他雖然行經鶴渚,知道船上停留是個好地方,但是他的家在龍沙,心里卻有些違背和不舍。
整首詩以描寫明天要離別為主線,通過描繪天氣狀況和詩人的內心情感來襯托離別的情景。詩人的無奈和矛盾感在詩中通過對比的手法展現出來。
中文譯文:
明天就是重陽節,今天送別蕭少府歸洪州。
天空中絲雨紛飛,霧靄朦朧。
經過鶴渚,才知那是個好地方可以停留,
可是我的家在龍沙,心里感到有些舍不得和違背。
詩意和賞析:
《九月八日送蕭少府歸洪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在送別朋友歸鄉時的無奈和矛盾之情。詩人在離別之際,感嘆明天就是重陽節,而自己卻要遠行。他在雨中看著朋友離去,心里感到矛盾和不舍。
通過描述絲雨和霧靄彌漫的場景,詩人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增強了詩意的表達。詩中的鶴渚是一個象征性的地方,指的是一個可以停留的好地方。詩人明知鶴渚是個合適的去處,但是他的家卻在龍沙,內心感到有些違背和不舍。
整首詩通過描繪情景和詩人的內心矛盾展示了詩人離別的情感。離別是人生中常常面對的情感,詩人巧妙地運用對比的手法,將離別的無奈和矛盾表達出來,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傷感。
“布帆絲雨望霏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bā rì sòng xiāo shào fǔ guī hóng zhōu
九月八日送蕭少府歸洪州
míng rì chóng yáng jīn rì guī, bù fān sī yǔ wàng fēi fēi.
明日重陽今日歸,布帆絲雨望霏霏。
xíng guò hè zhǔ zhī kān zhù, jiā zài lóng shā yì yǒu wéi.
行過鶴渚知堪住,家在龍沙意有違。
“布帆絲雨望霏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