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山響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詩山響答”全詩
硯滴穿池小,書衣種楮多。
吟詩山響答,泛瑟竹聲和。
鶴板求儒術,深居意若何。
分類: 釣魚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送裴秀才往會稽山讀書》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裴秀才往會稽山讀書
一身赍萬卷,編室寄煙蘿。
硯滴穿池小,書衣種楮多。
吟詩山響答,泛瑟竹聲和。
鶴板求儒術,深居意若何。
中文譯文:
送裴秀才去會稽山讀書
身上背著萬卷書,攜帶編書的房間寄托于煙霧繚繞的山際。
硯滴穿透石池的聲音微小,藏書衣緣種植著茂密的楮樹。
吟詠詩篇與山巒互相呼應,琴瑟和竹管的聲音相融合。
拿起鶴翅板求索儒家學問,深居靜思,向往之情何其深。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皎然為送裴秀才去會稽山讀書所作。詩中描繪了裴秀才背著沉重的書籍,寄托于煙霧彌漫的山間編書的房間。作者通過描繪硯滴穿透石池的聲音微小,以及藏書衣環繞著茂密的楮樹,展示了裴秀才艱苦的讀書環境。另外,詩中也表達了裴秀才對儒家學問的追求,以及他深居簡出的意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裴秀才的讀書情景,展現了他不畏艱辛的精神和對學問的追求。通過描寫硯滴的聲音和藏書衣,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讀者可以感受到山巒與琴瑟聲的和諧交融,以及對儒家學問和深居靜思的向往。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抒發了對學問的追求,展現了唐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修養。
“吟詩山響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xiù cái wǎng kuài jī shān dú shū
送裴秀才往會稽山讀書
yī shēn jī wàn juǎn, biān shì jì yān luó.
一身赍萬卷,編室寄煙蘿。
yàn dī chuān chí xiǎo, shū yī zhǒng chǔ duō.
硯滴穿池小,書衣種楮多。
yín shī shān xiǎng dá, fàn sè zhú shēng hé.
吟詩山響答,泛瑟竹聲和。
hè bǎn qiú rú shù, shēn jū yì ruò hé.
鶴板求儒術,深居意若何。
“吟詩山響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