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庸近可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勛庸近可思”全詩
高墉暮草遍,大樹野風悲。
壁壘今惟在,勛庸近可思。
蒼然古溪上,川逝共凄其。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同李洗馬入馀不溪經辛將軍故城》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李洗馬入馀不溪經辛將軍故城》是唐代詩人皎然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座寒冷的城市,將軍已過世。詩人通過描寫城墻高聳,草木凋零,野風凄涼的情景,表達了對戰士們的懷念和對失去的將軍的緬懷之情。
詩中的“慘慘寒城望”一句揭示了整個城市的悲涼氛圍,城市的景象凄涼蕭瑟。將軍已逝去,留下了一座空蕩蕩的城市。接著是“高墉暮草遍,大樹野風悲”,城墻高聳,但已草木凋零,野風隨處悲嘯,形成了一種蕭瑟的景象。
“壁壘今惟在,勛庸近可思”這兩句表達了人們對將軍的惋惜之情,壁壘雖然仍然存在,但將軍已離去,人們心中則充滿了對他的懷念。將軍不論在軍功和平時表現都值得追念,他的功績和智慧令人可思。
最后兩句“蒼然古溪上,川逝共凄其”描述了將軍所在的故城,山河依舊在,但大河的水流依然凄涼,似乎為將軍的離世而哀悼。
整首詩情感沉重,通過描寫寒城和將軍所在的故城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將軍的思念和對戰爭的悲痛。詩人不僅從物理景象的變化中反映出了人事的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的將軍和曾經的戰火的懷念之情。
“勛庸近可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lǐ xiǎn mǎ rù yú bù xī jīng xīn jiāng jūn gù chéng
同李洗馬入馀不溪經辛將軍故城
cǎn cǎn hán chéng wàng, jiāng jūn xià shì shí.
慘慘寒城望,將軍下世時。
gāo yōng mù cǎo biàn, dà shù yě fēng bēi.
高墉暮草遍,大樹野風悲。
bì lěi jīn wéi zài, xūn yōng jìn kě sī.
壁壘今惟在,勛庸近可思。
cāng rán gǔ xī shàng, chuān shì gòng qī qí.
蒼然古溪上,川逝共凄其。
“勛庸近可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