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諸子論自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家諸子論自然”全詩
天生支公與凡異,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來天上仙,為僧卻下人間寺,道家諸子論自然,此公唯許逍遙篇。
山陰詩友喧四座,佳句縱橫不廢禪。
分類:
作者簡介(皎然)

皎然,唐代詩僧。生卒年不詳。俗姓謝,字清晝,吳興(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謝靈運十世孫。活動于大歷、貞元年間,有詩名。他的《詩式》為當時詩格一類作品中較有價值的一部。其詩清麗閑淡,多為贈答送別、山水游賞之作。
《支公詩》皎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支公詩》
支公養馬復養鶴,
率性無機多脫略。
天生支公與凡異,
凡情不到支公地。
得道由來天上仙,
為僧卻下人間寺,
道家諸子論自然,
此公唯許逍遙篇。
山陰詩友喧四座,
佳句縱橫不廢禪。
中文譯文:
支公養馬同時養鶴,
隨心而為,無拘無束。
支公與凡人不同,
凡俗之情無法觸及支公的境界。
支公悟得道,成為天上的仙人,
但他換上了僧袍,來到人間的寺廟,
道家諸子論述自然之理,
唯有支公能夠創作逍遙自在的詩篇。
山陰的詩友們都贊嘆不已,
佳句在四座山上縱橫,不曾違背禪宗的原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支公,他既能馴養馬匹,也能養鶴,并以自由自在、隨性而為的態度面對生活。支公的天性與凡人有所不同,凡俗之情無法觸及他的高深境界。雖然支公悟得道,成為了天上的仙人,但他選擇下凡,踏入人間的寺廟擔任僧職。支公的詩篇創作與道家諸子的論述一樣,都強調自然之理,但支公的詩篇更加注重逍遙自在的意境。詩人贊美了支公的文學成就,稱贊他創作的詩句縱橫交錯,不失禪宗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具有特殊魅力的人物形象,并突出了他在馬匹養殖和詩文創作方面的杰出造詣。這首詩給人以一種逍遙自在、超然而物外的感覺,同時也展現了大自然的自然眾生,以及支公對人生的獨立態度。整體氛圍和諧宜人,給人以愉悅的閱讀體驗。
“道家諸子論自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ī gōng shī
支公詩
zhī gōng yǎng mǎ fù yǎng hè, shuài xìng wú jī duō tuō lüè.
支公養馬復養鶴,率性無機多脫略。
tiān shēng zhī gōng yǔ fán yì,
天生支公與凡異,
fán qíng bú dào zhī gōng dì.
凡情不到支公地。
dé dào yóu lái tiān shàng xiān, wèi sēng què xià rén jiān sì,
得道由來天上仙,為僧卻下人間寺,
dào jiā zhū zǐ lùn zì rán, cǐ gōng wéi xǔ xiāo yáo piān.
道家諸子論自然,此公唯許逍遙篇。
shān yīn shī yǒu xuān sì zuò,
山陰詩友喧四座,
jiā jù zòng héng bù fèi chán.
佳句縱橫不廢禪。
“道家諸子論自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