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掩洛城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掩洛城關”全詩
折桂芙蓉浦,吹簫明月灣。
扇掩將雛曲,釵承墮馬鬟。
歡情本無限,莫掩洛城關。
分類:
作者簡介(張昌宗)
張昌宗(?-705年),定州義豐(今河北省安國)人,排行第六。美姿容,人稱六郎美如蓮花。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張昌宗經太平公主推薦入宮侍奉武則天,張昌宗向武則天推薦了哥哥張易之,兄弟一起入寢宮侍奉。朝內高官、宗室并稱易之、昌宗二人為五郎、六郎。張昌宗官至春官侍郎,封為鄴國公。圣歷二年(699年),武則天敕張昌宗和李嶠、張說等學士編撰《三教珠英》。武周晚年,與其兄張易之把持朝政,敗壞朝綱。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張柬之、敬暉、桓彥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則天病重發動神龍政變,迎李顯復辟,誅殺張昌宗、張易之。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張昌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折桂芙蓉浦,吹簫明月灣。
扇掩將雛曲,釵承墮馬鬟。
歡情本無限,莫掩洛城關。
中文譯文:
在淮南有座小山,嬴女隱居其中。
折下桂樹來到芙蓉浦,吹簫于明月灣。
扇子輕輕掩住將雛的曲子,鑷子托住掉落的馬尾。
歡愉之情本無限,不要遮掩洛陽城的關門。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太平公主山亭上的一場盛宴,作者張昌宗以自然景物來烘托歡愉的氛圍,表達了歡情無邊的美好。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淮南的小山,嬴女隱居其中,展現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象。折下桂樹來到芙蓉浦、吹簫于明月灣的描寫,構建了詩意中的盛宴場景,使詩人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扇子掩住曲子,鑷子托住馬尾的細節,更加展現了詩人對細微之美的品味。最后一句“歡情本無限,莫掩洛城關”,表達了歡樂與愛情的無限延續,呼吁不要錯過洛陽城的歡樂事物。整首詩以明快的節奏和優美的意境,喚起了讀者對美好時刻的回憶和向往,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情感。
“莫掩洛城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píng gōng zhǔ shān tíng shì yàn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huái nán yǒu xiǎo shān, yíng nǚ yǐn qí jiān.
淮南有小山,嬴女隱其間。
zhé guì fú róng pǔ, chuī xiāo míng yuè wān.
折桂芙蓉浦,吹簫明月灣。
shàn yǎn jiāng chú qū, chāi chéng duò mǎ huán.
扇掩將雛曲,釵承墮馬鬟。
huān qíng běn wú xiàn, mò yǎn luò chéng guān.
歡情本無限,莫掩洛城關。
“莫掩洛城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