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居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不居岳”全詩
眼有三角,頭峭五岳。
若不居岳,此處難著。
藥僮貌蠻名鄙彼,葫蘆酒滿擔劣起。
萬里長風嘯一聲,九貞須拍黃金幾。
落葉蕭蕭□杳□,送師言了意未了。
意未了,他時為我致取一部音聲鳥。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姜道士歸南岳》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姜道士歸南岳》這首詩是唐代貫休所作。詩中描述了送別姜道士回歸南岳的場景,表達了對道士的敬重和祝福之情。
詩中以松和雪為景,展現了松林茂密,雪被踩踏后留下的印痕。眼睛有三角形的傾斜,頭發則如五岳山峰般高聳。作者認為若不在南岳山居住,就很難找到安身之地。
接下來描寫了姜道士的形象,他的仆人外貌粗野,名聲低下,但帶著葫蘆裝滿美酒馱起,這是一種低調務實的生活方式。然后是一陣萬里長風吹起,九貞(南岳)山須敬拜的神祇也應該接受這聲黃金幾拍子的敲擊。
最后作者表達了意未了的感慨,他希望將來可能為自己帶來一本關于南岳的音樂,但這個愿望尚未實現。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了南岳山居的景色和人物形象,寓意著對南岳的向往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表達了對道士和南岳的敬意,并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詩中的意象豐富,語言精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若不居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āng dào shì guī nán yuè
送姜道士歸南岳
sōng pǐn luò luò, xuě gé suǒ suǒ.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
yǎn yǒu sān jiǎo, tóu qiào wǔ yuè.
眼有三角,頭峭五岳。
ruò bù jū yuè,
若不居岳,
cǐ chù nán zhe.
此處難著。
yào tóng mào mán míng bǐ bǐ, hú lú jiǔ mǎn dān liè qǐ.
藥僮貌蠻名鄙彼,葫蘆酒滿擔劣起。
wàn lǐ cháng fēng xiào yī shēng, jiǔ zhēn xū pāi huáng jīn jǐ.
萬里長風嘯一聲,九貞須拍黃金幾。
luò yè xiāo xiāo yǎo,
落葉蕭蕭□杳□,
sòng shī yán le yì wèi liǎo.
送師言了意未了。
yì wèi liǎo, tā shí wéi wǒ zhì qǔ yī bù yīn shēng niǎo.
意未了,他時為我致取一部音聲鳥。
“若不居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