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儻然仁不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儻然仁不棄”出自唐代貫休的《硯瓦》,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tǎng rán rén bù qì,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儻然仁不棄”全詩
《硯瓦》
淺薄雖頑樸,其如近筆端。
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
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瑯玕.
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
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瑯玕.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硯瓦》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硯瓦:瓦質硯臺,淺薄雖樸實,卻如近在筆端;低心蒙潤已久,放進筆匣中更加安心。應該想起研磨硯臺的辛苦,不再認為它只是廢石頭。只要人能懷有仁愛之心,即使是一塊普通的硯臺也可以和瑯玕(指寶石)相比。
這首詩的主題為硯瓦和人的關系,通過對硯瓦的描述,表達了人對于平凡事物的疏忽和輕視,以及對人性本善的贊美。作者以硯瓦為象征,寄托了對于研磨、修身和成就的思考。
詩中使用了較多的意境和修辭手法,通過描寫硯瓦的質地和磨礪過程,以及硯瓦與人性的對應關系,將平凡的硯瓦與珍貴的瑯玕進行對比,旨在表達人的內在價值與普通物品沒有本質區別,重要的是心存仁愛與成就。整首詩簡潔明了,意境深遠,以平實的語言展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儻然仁不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wǎ
硯瓦
qiǎn bó suī wán pǔ, qí rú jìn bǐ duān.
淺薄雖頑樸,其如近筆端。
dī xīn méng rùn jiǔ, rù xiá gèng shēn ān.
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yīng niàn yán mó kǔ, wú wéi wǎ lì kàn.
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
tǎng rán rén bù qì, hái kě bǐ láng gān.
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瑯玕.
“儻然仁不棄”平仄韻腳
拼音:tǎng rán rén bù q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儻然仁不棄”的相關詩句
“儻然仁不棄”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儻然仁不棄”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儻然仁不棄”出自貫休的 《硯瓦》,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