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桂枝不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桂枝不動”全詩
稻麻須結實,沙石欲生煙。
毒氣仍干扇,高枝不立蟬。
舊山多積雪,歸去是何年。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苦熱》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酷熱難耐,苦日炙人。松樹的枝葉靜止不動,太陽熱得半天沒斜。稻田和麻地的莖葉結實緊密,沙石上的熱浪欲生煙霧。空氣中的毒氣仍然干擾,高高的樹枝上不見蟬兒停留。舊時山上積了很多雪,回去的時候是哪一年?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貫休對酷熱炎熱天氣的苦惱之情。詩人用生動的描寫手法,描述了炎熱的夏天帶來的種種不適與痛苦。炎炎夏日,松樹靜靜地站立,太陽高掛天空,稻田和麻地上的莖葉緊密地結實在一起,沙石上的熱浪像是要冒出煙霧。炎熱的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不適的毒氣,高高的樹枝上沒有蟬兒鳴叫。最后,詩人憂心忡忡地問道,回去的時候將是哪一年?
賞析:《苦熱》這首詩描繪了酷熱夏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炎熱天氣的痛苦和無奈之情。詩人運用生動的形象描寫,通過對各種元素的細致觀察,展現了夏日的無情與壓迫感。整首詩情緒沉重,使用的都是表現炎熱、干燥和窒息感的詞語,幾乎沒有一絲涼爽的氣息。詩人將熾熱的夏日描繪得生動而直觀,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置身其中的不適與苦惱。
詩中的“松桂枝不動,陽烏飛半天”形容了炎熱天氣下的靜謐與酷熱難耐。稻麻須結實,沙石欲生煙”描繪了炎熱環境下植物的頑強生長和地面的熱浪,給人一種悶熱的感覺。而“毒氣仍干扇,高枝不立蟬”則表達了毒氣和高溫的影響,樹枝上沒有蟬鳴,生命力似乎被炎熱奪走。最后兩句“舊山多積雪,歸去是何年”更是突出了詩人對于夏日炎熱之苦的思索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總的來說,《苦熱》這首詩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細膩的描寫方式,將夏日酷熱的氣息展現得淋漓盡致,給讀者帶來一種深入骨髓的酷熱感受,讓人們對烈日炎炎的夏天產生一種深深的同情和思索。
“松桂枝不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rè
苦熱
sōng guì zhī bù dòng, yáng wū fēi bàn tiān.
松桂枝不動,陽烏飛半天。
dào má xū jiē shi, shā shí yù shēng yān.
稻麻須結實,沙石欲生煙。
dú qì réng gàn shàn, gāo zhī bù lì chán.
毒氣仍干扇,高枝不立蟬。
jiù shān duō jī xuě, guī qù shì hé nián.
舊山多積雪,歸去是何年。
“松桂枝不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