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歷神仙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歷神仙窟”全詩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遠歷神仙窟,高淋竹樹頭。
數家舂碓磑,幾處浴猿猴。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樓。
派通天宇闊,溜入楚江浮。
為潤知何極,無邊始自由。
好歸江海里,長負濟川舟。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東西二林寺流水》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西二林寺流水》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詩人通過描寫東西二林寺的流水,展現了水的形態、聲音以及流動的景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東西二林寺的流水為主題,通過對水的描述來展示水的神奇魅力。
詩的開頭寫道:“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這幾句表達了水流的特點,以及水流的沉靜、不斷流動的狀態。接著,詩人說“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表示該水的味道渾厚而豐富,聲音在秋天特別響亮。
隨著詩的發展,水流越來越洶涌,并形成了大瀑布。“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詩人生動地描繪了水流沖擊的景象。同時,水流從高處跌落,形成了深溝。
詩人還描述了東西二林寺的周邊環境。“遠歷神仙窟,高淋竹樹頭。”這句話描繪了寺廟周圍的山水景色,給人一種神仙般的感覺。接著,詩人描述了一些人物和活動,包括“數家舂碓磑,幾處浴猿猴。”這些景象與自然環境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幅和諧而有趣的畫面。
最后兩句“好歸江海里,長負濟川舟。”表達了水流自由流動的意象,并希望能夠自由回歸到江海之中,為船只帶來濟河的功效。
總之,這首詩唯美地描述了東西二林寺的流水景象,通過對水的描寫展現了水的流動、聲音和形態,同時也描繪了寺廟周邊的山水景色和人物活動,給人一種和諧自由的感覺。
“遠歷神仙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xī èr lín sì liú shuǐ
東西二林寺流水
shuǐ ěr hé rú cǐ, qū qū kū kū liú.
水爾何如此,區區矻矻流。
qiáng qiáng biān lì lì, qì qì xià jiū jiū.
墻墻邊瀝瀝,砌砌下啾啾。
wèi bù bēi yú rǔ, shēng cháng zhàn dé qiū.
味不卑于乳,聲常占得秋。
bēng téng chéng dà pù, luò tuō chū shēn gōu.
崩騰成大瀑,落托出深溝。
yuǎn lì shén xiān kū, gāo lín zhú shù tóu.
遠歷神仙窟,高淋竹樹頭。
shù jiā chōng duì wéi, jǐ chù yù yuán hóu.
數家舂碓磑,幾處浴猿猴。
gòng yuè chuān fēng xià, xuān sēng shuì shí lóu.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樓。
pài tōng tiān yǔ kuò, liū rù chǔ jiāng fú.
派通天宇闊,溜入楚江浮。
wèi rùn zhī hé jí, wú biān shǐ zì yóu.
為潤知何極,無邊始自由。
hǎo guī jiāng hǎi lǐ, zhǎng fù jì chuān zhōu.
好歸江海里,長負濟川舟。
“遠歷神仙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