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岳陰風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燒岳陰風起”全詩
樹涼蟬不少,溪斷路多荒。
燒岳陰風起,田家濁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蒼茫。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秋晚野步》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野步》是唐代詩人貫休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一個秋天的傍晚,漫步在田野和溪流旁邊的情景。
詩中的第一句“藤屨兼閩竹,吟行一水傍”描述了作者行走在溪流旁邊,他穿著蒲藤編制的履物,同時手持竹子。這里的“吟行”暗示作者正在吟誦詩歌的同時行走。
接著,詩中描述了樹蔭下蟬鳴的情景,表明秋天的氣溫已經涼爽,而蟬鳴的聲音仍然可聽到。然而,溪流斷了,路邊又多了雜草叢生的荒野,這說明作者所處的地方并不繁華,有些荒涼。
然后,詩中出現了“燒岳陰風起,田家濁酒香”這一句,表現了秋天的景色和氣氛。這里的“燒岳”指的是秋天的山岳,而“陰風起”則增添了一種涼爽而清新的感覺。此刻,農家正在煮濁酒,傳來陣陣濃烈的酒香。
詩的最后兩句“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蒼茫”則反映了作者此刻的心情。盡管登上高處,但是仍感到悲涼,吟唱的音調更加苦澀。微弱的月亮從蒼茫的天空中升起,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絲朦朧的美感。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凄涼的秋景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荒野中的行走和吟唱,同時通過反映田家的釀酒活動和秋夜微月的景象,表達了一種淡淡的傷感和蒼茫寂寞的情緒。
“燒岳陰風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yě bù
秋晚野步
téng jù jiān mǐn zhú, yín xíng yī shuǐ bàng.
藤屨兼閩竹,吟行一水傍。
shù liáng chán bù shǎo, xī duàn lù duō huāng.
樹涼蟬不少,溪斷路多荒。
shāo yuè yīn fēng qǐ, tián jiā zhuó jiǔ xiāng.
燒岳陰風起,田家濁酒香。
dēng gāo yín gèng kǔ, wēi yuè chū cāng máng.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蒼茫。
“燒岳陰風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