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龍草草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麟龍草草騎”全詩
吾徒若不得,天道即應私。
塵土茫茫曉,麟龍草草騎。
相思不可見,又是落花時。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聞葉蒙及第》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葉蒙及第》
憶昨送君詩,
平人不用疑。
吾徒若不得,
天道即應私。
塵土茫茫曉,
麟龍草草騎。
相思不可見,
又是落花時。
中文譯文:記得昨天送你的詩,
平凡的人不必懷疑。
如果我們無法得到,
天道就會偏袒私人。
塵土茫茫,天剛亮,
麒麟和龍匆匆躍起。
相思是看不見的,
又是落花的季節。
詩意: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落花季節中回憶給別人送出的詩,作者認為塵世之中,人世間平常人突然獲得功名的道理無法理解,而作者一介書生若無法得到應得的榮譽,也會認為是天道私心偏袒的結果。作者通過比喻,描繪出清晨時麒麟和龍奔馳的景象,將自己的心情與浩瀚的世界相對比。最后,作者表示對思念之情無法言說,而此時正是花兒凋零的季節。
賞析:《聞葉蒙及第》是貫休唐代的一首詩,通過詩中的對比和意境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于功名榮譽的思考和對于情感的表達。作者通過描繪麒麟和龍的草草馳騁與塵土茫茫的清晨景色,以及相思難以言說和花落時節的意象,表達出了自己對于功名榮譽的期待和對于人情世故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在意境中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嘆。
“麟龍草草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yè méng jí dì
聞葉蒙及第
yì zuó sòng jūn shī, píng rén bù yòng yí.
憶昨送君詩,平人不用疑。
wú tú ruò bù dé, tiān dào jí yīng sī.
吾徒若不得,天道即應私。
chén tǔ máng máng xiǎo, lín lóng cǎo cǎo qí.
塵土茫茫曉,麟龍草草騎。
xiāng sī bù kě jiàn, yòu shì luò huā shí.
相思不可見,又是落花時。
“麟龍草草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