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向羅浮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向羅浮去”全詩
幾度懷君夜,相逢出夢遲。
瓶擔千丈瀑,偈是七言詩。
若向羅浮去,伊余亦愿隨。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喜不思上人來》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喜不思上人來》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沃州與心上人長別后,多次懷念對方的夜晚,直到相見才從夢中醒來。最后,作者表示愿意隨對方到羅浮山。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可以是:
沃州那不住,
一別許多時。
幾度懷君夜,
相逢出夢遲。
瓶擔千丈瀑,
偈是七言詩。
若向羅浮去,
伊余亦愿隨。
詩詞表達了作者在與心上人分別后對對方的思念。他在沃州等待了許多時日,夜晚時不時會懷念對方,甚至做夢也要等到相見才從夢中蘇醒。詩中提到了瓶擔千丈瀑,這可能是指作者對對方的無盡思念之情,心如瀑布般洶涌澎湃。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愿意隨心上人去羅浮山,展開新的生活。
整首詩詞意境優美,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和對心上人的期盼。作者通過夜晚的思念和相見后的喜悅,傳達了對愛情的珍視和追求。詩詞筆調簡練,情感真摯,在優美的句章中流露出濃郁的詩意,令人回味無窮。
“若向羅浮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bù sī shàng rén lái
喜不思上人來
wò zhōu nà bú zhù, yī bié xǔ duō shí.
沃州那不住,一別許多時。
jǐ dù huái jūn yè, xiāng féng chū mèng chí.
幾度懷君夜,相逢出夢遲。
píng dān qiān zhàng pù, jì shì qī yán shī.
瓶擔千丈瀑,偈是七言詩。
ruò xiàng luó fú qù, yī yú yì yuàn suí.
若向羅浮去,伊余亦愿隨。
“若向羅浮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