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力亦為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馀力亦為文”全詩
雖然無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只傳伊字,詩多笑碧云。
應憐門下客,馀力亦為文。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上東林和尚》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東林和尚》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對和尚的贊美和謳歌,表達了和尚的高尚品質和精神境界。
詩詞的中文譯文:
請那位紫袍和尚來看,他名聲揚于四海。
盡管他無所事事,但名聲卻不亞于皇帝。
他只傳授禪宗,寫的詩多笑青天。
應該同情他門下的弟子們,他們也在文學上努力。
這首詩以贊美的口吻描述了東林和尚,他是一個有著卓越僧德的和尚,其聲譽超越了寺廟的墻壁,讓四方聞知。詩人認為他雖然看似無所事事,卻擁有卓越的聲名和地位,甚至超越了尋常的君王。
詩人稱他“紫袍和尚”,“紫袍”可能象征著東林和尚的高深修為和宗教地位。他在佛法傳授上注重傳承正統的禪宗,具有深厚的禪宗修習和領悟,而他的詩歌則多以幽默、歡樂的筆觸刻畫自然風景,顯示出他非凡的修養和豁達心態。他門下的弟子們也都富有文學才氣,力求追隨他的文學風范。
詩人以此表達了對東林和尚的贊美之情,他將東林和尚的聲名讓比喻為青壁(即山石峻嶺),形容之為他的聲譽卓著。雖然他并無什么實際事務,但卻以他的德行和學問令人欽佩。并表達了對他門下弟子們的同情之情,盡管他們也在文學創作上努力,但與東林和尚相比,他們的成就還有差距。
整首詩流暢自然,用字簡潔清新,以溫和的口吻褒獎了東林和尚的一生,展現了他非凡的個人魅力和卓越的文化貢獻,同時也將整個東林禪宗與之聯系在一起,表達出佛教的高貴情懷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馀力亦為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dōng lín hé shàng
上東林和尚
ràng zǐ guī qīng bì, gāo míng sì hǎi wén.
讓紫歸青壁,高名四海聞。
suī rán wú yī shì, dé bú shì yào jūn.
雖然無一事,得不是要君。
dào zhǐ chuán yī zì, shī duō xiào bì yún.
道只傳伊字,詩多笑碧云。
yīng lián mén xià kè, yú lì yì wéi wén.
應憐門下客,馀力亦為文。
“馀力亦為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