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倘遇南來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倘遇南來使”出自唐代貫休的《送于兢補闕赴京》,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tǎng yù nán lái shǐ,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倘遇南來使”全詩

    《送于兢補闕赴京》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頭像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于兢補闕赴京》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于兢補闕赴京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送兢補闕赴京

    我迷失了道路,不知不覺來到了清朝。
    領悟了一句話,如雪覆蓋了高山,送你去登上玉帝的殿堂。
    寒氣驚動了蟬聲,涼意觸及了火云的崩裂。
    如果你遇到從南方來的使者,不要忘記向他問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貫休在送別兢補闕赴京任職時所作。詩中描繪了離別的情景以及對未來的期望。

    詩的前兩句“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暗示了詩人對自身道路的迷茫和來到未知時代的不可思議。詩人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了清朝時期,對此感到吃驚。

    接下來的兩句“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表達了詩人在離別前給兢補闕傳授了一句重要的教誨,如雪一般覆蓋在巍峨山岳之上,寓意著重要的寄托和期望。送行者送他登上玉皇大帝的殿堂,希望他在新的任職崗位上能有所成就。

    后面兩句“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運用冷涼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冷寒的氣息打破了蟬聲的和諧,涼意觸及了火云的崩裂,暗示著變動和不確定。

    最后一句“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表達了送行者對兢補闕在新環境中的期望和關切,希望他在南方遇到的使者能向他打聽一下情況,并以此來維持聯系。

    整首詩詞用意隱晦,寓意深遠,通過唐代時光穿越的情景,表達出送行者對兢補闕未來的期望和祝愿。詩中所運用的冷涼意境也讓人感受到一種淡淡的憂傷和離別的情感。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倘遇南來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ú jīng bǔ quē fù jīng
    送于兢補闕赴京

    luàn lí wú dào zài, bù jué dào qīng shí.
    亂離吾道在,不覺到清時。
    dé jù xià xuě yuè, sòng jūn dēng yù chí.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lěng jīng chán yùn duàn, liáng chù huǒ yún huī.
    冷驚蟬韻斷,涼觸火云隳。
    tǎng yù nán lái shǐ, wú wàng wèn suǒ zhī.
    倘遇南來使,無忘問所之。

    “倘遇南來使”平仄韻腳

    拼音:tǎng yù nán lái sh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倘遇南來使”的相關詩句

    “倘遇南來使”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倘遇南來使”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倘遇南來使”出自貫休的 《送于兢補闕赴京》,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