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奈此公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奈此公何”全詩
因知曹孟德,爭奈此公何。
樹古雷痕剝,碑荒篆畫訛。
今朝冥禱祝,只望息干戈。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經先主廟作》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先主廟作,
朝代:唐代
作者:貫休
古廟積煙蘿,
威靈及物多。
因知曹孟德,
爭奈此公何。
樹古雷痕剝,
碑荒篆畫訛。
今朝冥禱祝,
只望息干戈。
譯文:
在先主廟中祭拜,
古廟里草木繁茂,
廟中神靈靈驗很多。
我知道曹孟德(指曹操)有能力,
然而為何這位英雄能夠在此廟中盡情的展現呢?
古樹上的雷擊傷痕露出,
碑上篆刻已經破損模糊。
如今這個早晨,我祈禱著,
希望能夠停止戰亂的戈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先主廟祭拜的情景,他不禁感嘆這座古老的廟宇已經破舊一片,然而神靈卻依然存在,使人對先主廟里的神明心生敬畏。同時,作者也提及了曹操,對于曹操的才能和杰出的成就頗為贊嘆,并不禁好奇為什么這位偉大的英雄會在這廟中表達自己。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戰亂能夠停止。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神明的景仰和對曹操的敬佩之情。通過描繪古老的廟宇和它所蘊含的威靈,作者表達了對歷史的尊重和對神明力量的敬畏。同時,作者也透過對曹操的稱贊和好奇,著重強調了曹操的才能和影響力。最后的祈禱寄托了作者的愿望,希望社會能夠恢復和平。整首詩既展示了對歷史的敬仰,又有對現實的期許,給人以深思。
“爭奈此公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xiān zhǔ miào zuò
經先主廟作
gǔ miào jī yān luó, wēi líng jí wù duō.
古廟積煙蘿,威靈及物多。
yīn zhī cáo mèng dé, zhēng nài cǐ gōng hé.
因知曹孟德,爭奈此公何。
shù gǔ léi hén bō, bēi huāng zhuàn huà é.
樹古雷痕剝,碑荒篆畫訛。
jīn zhāo míng dǎo zhù, zhǐ wàng xī gān gē.
今朝冥禱祝,只望息干戈。
“爭奈此公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