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圖未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維圖未圖”全詩
層層皆有瀑,一一合吾居。
雨歇如爭出,霜嚴不例枯。
世猶多事在,為爾久躊躇。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寒望九峰作》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望九峰作
九朵碧芙蕖,王維圖未圖。
層層皆有瀑,一一合吾居。
雨歇如爭出,霜嚴不例枯。
世猶多事在,為爾久躊躇。
中文譯文:
寒冷中眺望九山作品
九朵碧色蓮花,像王維圖畫中的一樣。
每一層都有瀑布,每一個都是我住的地方。
雨停下露出爭斗,嚴寒中卻不枯萎。
盡管世間有諸多事物,但我仍長時間地苦思冥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寒冷的環境中眺望九座山峰的景象。其中,九朵碧色蓮花象征著九座高山的峰巒,給人一種美麗而寧靜的感覺。瀑布與層層疊疊的山巒相呼應,將自然景觀與人居環境相結合,突顯了詩者在冷峻的自然中尋找到了一種安寧和居住之地的愉悅。
詩中也出現了世事的描寫,表明作者心中的躊躇和煩惱。這里的“世猶多事在”暗示了世間的紛擾和憂慮。然而,作者最后仍然選擇了久躊躇,暗示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身問題的反思。
整體來看,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世事的思考。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瀑布,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而最后對世事的描繪和自省,則進一步展示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思索。這首詩具有較大的藝術價值和人文內涵,深受古今讀者的喜愛。
“王維圖未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wàng jiǔ fēng zuò
寒望九峰作
jiǔ duǒ bì fú qú, wáng wéi tú wèi tú.
九朵碧芙蕖,王維圖未圖。
céng céng jiē yǒu pù, yī yī hé wú jū.
層層皆有瀑,一一合吾居。
yǔ xiē rú zhēng chū, shuāng yán bù lì kū.
雨歇如爭出,霜嚴不例枯。
shì yóu duō shì zài, wèi ěr jiǔ chóu chú.
世猶多事在,為爾久躊躇。
“王維圖未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