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風欲斷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嚴風欲斷髭”全詩
古屋不勝雪,嚴風欲斷髭。
清吟得冷句,遠念失佳期。
寂寞誰相問,迢迢天一涯。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薊北寒月作》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薊門寒到骨,
戰磧雁相悲。
古屋不勝雪,
嚴風欲斷髭。
清吟得冷句,
遠念失佳期。
寂寞誰相問,
迢迢天一涯。
譯文:
寒風吹到薊門,骨頭都冷透了,
戰場上的雁兒為戰爭而悲傷。
古老的房屋承受不住厚厚的積雪,
刺骨的寒風幾乎要吹斷胡須。
寒風嘶聲中,寂寞的吟唱也只能得到寒冷的句子,
遠方的思念逐漸消失了佳期。
孤獨地誰來問候,
天邊遙遠無盡之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卓越地描繪了寒冷的冬季環境和其帶來的孤獨和無盡惆悵。詩人以清雅獨特的風格表達出了他身處薊門冰天雪地的心境。他描繪了骨髓受寒的感覺,雁兒為戰爭而悲傷,古屋被深厚的積雪覆蓋,以及寒風幾乎要吹斷胡須的情景。他的吟唱只得到了冷酷無情的句子,而過往的思念也逐漸消失,留下孤獨和迷茫。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孤獨無助和遠離世俗的感受,迢迢天涯象征著無盡的距離和無法回到的過去。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深入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嚴風欲斷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ěi hán yuè zuò
薊北寒月作
jì mén hán dào gǔ, zhàn qì yàn xiāng bēi.
薊門寒到骨,戰磧雁相悲。
gǔ wū bù shèng xuě, yán fēng yù duàn zī.
古屋不勝雪,嚴風欲斷髭。
qīng yín dé lěng jù, yuǎn niàn shī jiā qī.
清吟得冷句,遠念失佳期。
jì mò shuí xiāng wèn, tiáo tiáo tiān yī yá.
寂寞誰相問,迢迢天一涯。
“嚴風欲斷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