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讀前皇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讀前皇傳”全詩
四塞同諸子,三邊共一心。
闍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
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壽春進祝圣七首·守在四夷》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春進祝圣七首·守在四夷》是唐代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天將興盛大蜀,有道則君臨的情節。詩人通過描繪四塞同守的壯麗景象和三邊共護的堅定信念,表達了對蜀國的忠誠和熱愛之情。同時,詩中還描述了闍婆香飄揚的壯麗景色和回鶻馬仿佛林海的浩大場面,展示了蜀國的繁榮和威武之勢。最后,詩人提到曾讀過前皇帝的傳記,對前朝的偉大成就和歷史地位表示敬仰和崇拜。
中文譯文:
天將興盛大蜀,有道則君臨。
四塞同守,三邊共一心。
闍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
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豪放激昂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蜀國興盛和君主統治的祝賀與期望。通過描繪四塞義士和邊關守衛者的景象,詩人展現了他們堅守的決心和忠誠。蜀國的繁榮和威武被生動描繪為闍婆香飄揚和回鶻馬仿佛林海的場景,展示了蜀國壯美的風景和令人敬畏的力量。最后,詩人對前朝帝王的傳記表示敬佩和欽慕,彰顯了歷史的延續和對前代偉大成就的敬重。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雖短小,但情感激發,氣勢磅礴。通過描述蜀國的興旺景象和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詩人展現了對國家的贊美和祝福之情,同時表達了對歷史遺產的珍重和對前朝帝王的崇敬之情。
“曾讀前皇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chūn jìn zhù shèng qī shǒu shǒu zài sì yí
壽春進祝圣七首·守在四夷
tiān jiàng xìng dà shǔ, yǒu dào suì jūn lín.
天將興大蜀,有道遂君臨。
sì sāi tóng zhū zǐ, sān biān gòng yī xīn.
四塞同諸子,三邊共一心。
dū pó xiāng sì xuě, huí hú mǎ rú lín.
闍婆香似雪,回鶻馬如林。
céng dú qián huáng chuán, wēi wēi guān gǔ jīn.
曾讀前皇傳,巍巍冠古今。
“曾讀前皇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