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洲羽客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麟洲羽客朝”全詩
縫掖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煙生玉砌,御柳吐金條。
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壽春進祝圣七首·大興三教》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春進祝圣七首·大興三教》是唐代文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曈曈(晨曦)懸佛日,天俁(宇宙)動云韶。
縫掖(修整)諸生集,麟洲羽客朝。
非煙生玉砌,御柳吐金條。
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譯文:
晨曦下佛洗塵妙光,萬象生靈為之動容。
駐足渾集學識清,麒島名士朝見君王。
非將云煙受供奉,宮中柳樹吐金黃。
擊壤翁啊,你可知曉,我們的君王即將成為像堯帝一樣偉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貴春與祝圣七首》中的第七首描述了一個莊重而莊嚴的儀式。詩人以壽春宮殿為背景,描述了佛教、道教和儒教融合于一體的盛況。
詩中的“懸佛日”暗喻佛教的高尚,而“天俁動云韶”則形容整個宇宙為之動容。接著,詩人描述了學者們云集于此的場景,他們在這莊重的儀式中修整衣冠,展示他們的學識和思想。同時,麒島的羽客也前來朝見君王,體現了君王的威信。
接下來的兩句“非煙生玉砌,御柳吐金條”描繪了壽春宮殿的華麗和富麗堂皇。尤其是“御柳吐金條”,形象地展現了柳樹的嬌艷和光彩。
最后一句“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傳遞了詩人對君王的崇敬和贊頌。擊壤翁指的是穆天子,他表示,吾皇即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君王,如同堯帝一樣。
整首詩以宏偉、莊嚴的場景描繪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和君主的偉大。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君主的崇敬和贊美。這首詩以華麗的修辭手法和鮮明的意象描繪了宏偉的場景,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文學才能。
“麟洲羽客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chūn jìn zhù shèng qī shǒu dà xīng sān jiào
壽春進祝圣七首·大興三教
tóng tóng xuán fú rì, tiān yǔ dòng yún sháo.
曈曈懸佛日,天俁動云韶。
fèng yē zhū shēng jí, lín zhōu yǔ kè cháo.
縫掖諸生集,麟洲羽客朝。
fēi yān shēng yù qì, yù liǔ tǔ jīn tiáo.
非煙生玉砌,御柳吐金條。
jī rǎng wēng zhī fǒu, wú huáng jí dì yáo.
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麟洲羽客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