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舊江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去舊江邊”全詩
煙霞濃浸海,川岳闊連天。
白鳥格不俗,孤云態可憐。
終期將爾輩,歸去舊江邊。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晚望》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望
曠望危橋上,微吟落照前。
煙霞濃浸海,川岳闊連天。
白鳥格不俗,孤云態可憐。
終期將爾輩,歸去舊江邊。
中文譯文:
遠望站在危險的橋上,微微吟唱在夕陽下。
煙霞濃浸海,川岳廣袤連天。
白鳥獨具非凡之美,孤云態度可憐。
終將和你的同伴,回歸到舊時的江邊。
詩意:
《晚望》是一首寫景的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抒發作者的感慨和情思。詩中的主人公站在一座危橋上,遠望著周圍的景色。夕陽的光輝照耀著大地,煙霞籠罩著海洋,川岳連綿綿延伸到天際。在這美麗的景色中,一只白鳥和一朵孤云成為獨特而引人注目的存在。詩的最后,作者表達了與同伴一同回到舊時江邊的心愿。
賞析:
《晚望》以唐代貫休為作者,展示了他細膩的感受和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手法,通過各種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自然美和人情思。橋、落照、煙霞、海洋、川岳、白鳥和孤云等都成為了作者抒發情感的載體。詩的整體意境恢宏而壯麗,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同時,通過對白鳥和孤云的描寫,作者表達了自己與眾不同和寂寞的心情。最后,將歸去舊江邊的念想作為結尾,給人一種對過去的向往和留戀的情感。總之,《晚望》是一首意境深遠、構思獨特、情感真摯的詩詞,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人情世故的感慨。
“歸去舊江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wàng
晚望
kuàng wàng wēi qiáo shàng, wēi yín luò zhào qián.
曠望危橋上,微吟落照前。
yān xiá nóng jìn hǎi, chuān yuè kuò lián tiān.
煙霞濃浸海,川岳闊連天。
bái niǎo gé bù sú, gū yún tài kě lián.
白鳥格不俗,孤云態可憐。
zhōng qī jiāng ěr bèi, guī qù jiù jiāng biān.
終期將爾輩,歸去舊江邊。
“歸去舊江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