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蟬聲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是蟬聲也”全詩
幾嘆不得力,到頭還白頭。
姓名歸紫府,妻子在滄洲。
又是蟬聲也,如今何處游。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盧延讓(時延讓新及第)》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盧延讓(時延讓新及第)
冥搜忍饑凍,
嗟爾不能休。
幾嘆不得力,
到頭還白頭。
姓名歸紫府,
妻子在滄洲。
又是蟬聲也,
如今何處游。
譯文:
思念盧延讓(時延讓新進士)
默默搜尋,忍受饑餓和寒冷,
嘆息你無法休憩。
幾次嘆息無果,
最終仍是白了頭。
名字歸于紫禁城,
妻子卻在遙遠的滄州。
又聽到了蟬鳴,
現在你去了哪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貫休懷念和嘲諷時延讓的。時延讓是貫休的朋友,他在科舉考試中獲得了進士及第(考中進士),成了官員。詩中描述了時延讓在官場上的困境和苦難,稱他無法休憩,幾次嘆息都沒有得到回報,最終卻仍然是白了頭。他的名字歸到了皇帝廟堂之上(紫禁城),而妻子則在滄州。貫休還諷刺了時延讓回到鄉間(聽到蟬鳴),并懷疑了他的去向。
這首詩揭示了唐代官場競爭的殘酷和不公平性,暗示了一個人的努力并不能獲得真正的回報。它也傳遞了思念離別的情感,暗示了友情的薄弱性。通過對時延讓的描寫,貫休在詩中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友誼的懷念之情。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娓娓動聽的語言揭示了唐代社會的殘酷和無奈,展現出詩人對時延讓的思念和對友情的渴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是蟬聲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lú yán ràng shí yán ràng xīn jí dì
懷盧延讓(時延讓新及第)
míng sōu rěn jī dòng, jiē ěr bù néng xiū.
冥搜忍饑凍,嗟爾不能休。
jǐ tàn bù dé lì, dào tóu hái bái tóu.
幾嘆不得力,到頭還白頭。
xìng míng guī zǐ fǔ, qī zǐ zài cāng zhōu.
姓名歸紫府,妻子在滄洲。
yòu shì chán shēng yě, rú jīn hé chǔ yóu.
又是蟬聲也,如今何處游。
“又是蟬聲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