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上聞師大蟹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琴上聞師大蟹行”全詩
今朝鄉思渾堆積,琴上聞師大蟹行。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聽僧彈琴》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僧彈琴》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寫了作者在家附近聽到僧人彈琴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師父的景仰之情。
中文譯文:
家近吳王古戰城,
海風終日打墻聲。
今朝鄉思渾堆積,
琴上聞師大蟹行。
詩意:
這首詩的詩意比較隱晦,情感委婉含蓄。詩人主要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師父的景仰。詩中的“吳王古戰城”指的是家鄉的歷史遺跡,而“海風終日打墻聲”則是描述家鄉的獨特氛圍。作者用“今朝鄉思渾堆積”來表達自己對鄉愁的沉淀和積聚,同時也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掛念之情。“琴上聞師大蟹行”則是描述了作者在聽到師父彈琴時腦海里浮現的畫面,與師父一同欣賞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平淡的筆墨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和思念,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師父的景仰。通過描繪家鄉的歷史遺跡和海風的聲音,以及師父彈琴時的景象,詩人創造了一個深情的畫面,引發讀者對家鄉和師父的聯想和思考。這首詩詞喚起了讀者對故鄉的記憶和感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師父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家鄉和師父的深厚情感,具有深遠的內涵和審美價值。
“琴上聞師大蟹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sēng tán qín
聽僧彈琴
jiā jìn wú wáng gǔ zhàn chéng, hǎi fēng zhōng rì dǎ qiáng shēng.
家近吳王古戰城,海風終日打墻聲。
jīn zhāo xiāng sī hún duī jī, qín shàng wén shī dà xiè xíng.
今朝鄉思渾堆積,琴上聞師大蟹行。
“琴上聞師大蟹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