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白山僧自捍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頭白山僧自捍茶”全詩
嘴紅澗鳥啼芳草,頭白山僧自捍茶。
松色摧殘遭賊火,水聲幽咽落人家。
因尋古跡空惆悵,滿袖香風白日斜。
分類: 春游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春游靈泉寺》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游靈泉寺》是唐代詩人貫休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寫春游靈泉寺為主題,以寫意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自然風景和人物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踏水進危梁,翠色密樹叢。
鐘聲隱小徑,深處有花紅。
嘴紅斜谷鳥,啼聲蕩芳草。
頭白山僧飲,自種茶與茶。
松枝賊火毀,流水悲人家。
尋古心欲悔,袖里盡是花。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游覽靈泉寺的景象。詩人使用了豐富細膩的意象和形象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
詩的開頭描述了行走水中、登上危險的山梁的情景,用“蹴危梁”和“翠擁沙”表達了詩人的冒險和對自然的感悟。
接著,詩人通過描繪深山中鐘聲的微弱和小徑中盛開的紅花,表現了寺廟的寧靜和美麗。
詩的下半部分,則把注意力聚焦在靈泉寺中的一些細節上,比如嘴紅(紅唇)的鳥在斜谷中啼鳴,芳草迎風搖曳。同時,詩人提到了頭發斑白的山僧和他自己種植的茶,給人一種安靜祥和的感覺。
最后兩句描述了松林被賊火摧毀和流水悲鳴的情景,以及詩人因為尋找古跡而感到的遺憾和惆悵,但他的心中充滿了花的香氣和陽光的溫暖。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和人物情感為主線,以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和對生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體悟。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與沉浸,詩人表達了對和諧與寧靜生活的向往。
“頭白山僧自捍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óu líng quán sì
春游靈泉寺
shuǐ cù wēi liáng cuì yōng shā, zhōng shēng wēi jìng rù shēn huā.
水蹴危梁翠擁沙,鐘聲微徑入深花。
zuǐ hóng jiàn niǎo tí fāng cǎo,
嘴紅澗鳥啼芳草,
tóu bái shān sēng zì gǎn chá.
頭白山僧自捍茶。
sōng sè cuī cán zāo zéi huǒ, shuǐ shēng yōu yè luò rén jiā.
松色摧殘遭賊火,水聲幽咽落人家。
yīn xún gǔ jī kōng chóu chàng, mǎn xiù xiāng fēng bái rì xié.
因尋古跡空惆悵,滿袖香風白日斜。
“頭白山僧自捍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