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溪上紫煙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桃溪上紫煙深”全詩
多傍松風梳綠發,只燒崖藥點黃金。
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
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商山道者》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
石屋寒棲隔雪林。
多傍松風梳綠發,
只燒崖藥點黃金。
澄潭龍氣來縈砌,
月冷星精下聽琴。
曾夢先生非此處,
碧桃溪上紫煙深。
中文譯文:
在商山道上,超越言語的境界中
石屋寒冷,孤獨棲身于雪林之隔。
常常依靠松風梳理我的綠發,
只燃燒崖草來取暖。
清潭中的龍氣環繞著庭院,
月冷星沉,我在下聽琴。
曾經夢見先生不在這里,
在碧桃溪上,迷霧繚繞。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貫休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一個道士居住在商山道上的狀況和心情。詩的前兩句“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暗示道士追求的是超越言語的境界,他的居住地是在商山道中 的一個石屋,寒冷孤獨,與世隔絕。下面幾句“多傍松風梳綠發,只燒崖藥點黃金。”描寫了道士在石屋中依靠松風梳理綠發(象征長生不老)和燃燒崖草(象征煉丹求道)的情景,表現了道士修道的決心和堅持。接著一句“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通過描繪清潭中龍的氣息和寒冷的夜空,突出了道士獨自修道的寂寞和冷靜。最后兩句“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道士曾夢見先生(可能是他的道德上師或靈感來源)并不在這里,而在碧桃溪上,紫煙深沉,象征先生所在的地方是一個神秘、超凡脫俗的地方。
這首詩通過對道士修行生活的描繪,表現了道士世俗間尋求超脫,追求永生的決心和孤獨。詩中運用了石屋、雪林、松風、崖草、清潭等意象,給人以清新、寂靜的感覺。詩中的“五千言外得玄音”和“只燒崖藥點黃金”等表達言語無法言表的境界和虔誠的修道行為,突出了道士追求超越塵世的精神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唐代道家文化的特點。
“碧桃溪上紫煙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shān dào zhě
商山道者
wǔ qiān yán wài dé xuán yīn, shí wū hán qī gé xuě lín.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
duō bàng sōng fēng shū lǜ fā,
多傍松風梳綠發,
zhǐ shāo yá yào diǎn huáng jīn.
只燒崖藥點黃金。
chéng tán lóng qì lái yíng qì, yuè lěng xīng jīng xià tīng qín.
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
céng mèng xiān shēng fēi cǐ chù, bì táo xī shàng zǐ yān shēn.
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碧桃溪上紫煙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