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氣蒼黃棘葉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鬼氣蒼黃棘葉紅”全詩
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古戰處》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戰處》
鬼氣蒼黃棘葉紅,
昔時人血此時風。
相憐極目無疆地,
曾落將軍一陣中。
詩詞中文譯文:
古戰場上鬼氣蒼黃,棘葉變紅。
昔日的人的鮮血如今被風吹拂。
我凝望四周,無邊無際的地方,
曾在這里馬蹄過處,將軍立下赫赫戰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場的景象。詩人用“鬼氣蒼黃”形容戰場的凄涼和殘酷,并通過“棘葉紅”表達了戰場上鮮血四濺的景象,暗示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
詩中的“昔時人血此時風”形象地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命的脆弱,將人的生命與戰場的風相對比,突顯了人的短暫和虛無。這種對比也凸顯了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和血的代價。
最后兩句“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表達了詩人對戰場上將士們的懷念之情。詩人視野開闊,凝望著廣闊的戰場,體察到戰爭的殘酷和犧牲,感嘆將士們曾經在這片戰場中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表達出對他們的懷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戰爭的殘酷和將士的英勇,通過象征與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深思和對將士的懷念之情,展現出對人性和生命的思考。
“鬼氣蒼黃棘葉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zhàn chù
古戰處
guǐ qì cāng huáng jí yè hóng, xī shí rén xuè cǐ shí fēng.
鬼氣蒼黃棘葉紅,昔時人血此時風。
xiāng lián jí mù wú jiāng dì, céng luò jiāng jūn yī zhèn zhōng.
相憐極目無疆地,曾落將軍一陣中。
“鬼氣蒼黃棘葉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