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鴻渡漢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邊鴻渡漢口”出自唐代齊己的《過西塞山》,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biān hóng dù hàn kǒu,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邊鴻渡漢口”全詩
《過西塞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過西塞山》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西塞山,朝代:唐代,作者:齊己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終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中文譯文:
穿過西塞山,空曠的江面緩慢流動,風吹動沙洲上的蘆葦。
夕陽抱著西塞山脈,在孤獨的船帆向北方的小島駛去。
一群北方的鴻離開了漢口,楚國的樹從吳地出來。
最終身體融入高高的云端,安靜地依偎在一塊小石頭上休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浩渺的江水、遠離的山脈和自然景觀的感嘆和思索。詩中的西塞山象征著遙遠的山脈,也可以引申為詩人的心靈寄托。空江平野流動的景象和風吹動葦草的聲音勾勒出了一幅寧靜而壯麗的自然畫面。
詩人運用夕陽、船帆、鴻鷹和樹木等意象,將自然景物與人的行為、情感相呼應。夕陽巧妙地融入西塞山脈,表達了帶著山脈的自由向北島駛去的悠遠之情。同時,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的描寫,表現了不同地域的鴻鳥和樹木在遷徙中的自由和生機。
最后,詩人將自己的身體比作片石,表示與自然融為一體,在高云之上享受寧靜的休憩。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自由、寧靜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境況的深深的感悟與思索。
“邊鴻渡漢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xī sài shān
過西塞山
kōng jiāng píng yě liú, fēng dǎo wěi sōu sōu.
空江平野流,風島葦颼颼。
cán rì xián xī sāi, gū fān xiàng běi zhōu.
殘日銜西塞,孤帆向北洲。
biān hóng dù hàn kǒu, chǔ shù chū wú tóu.
邊鴻渡漢口,楚樹出吳頭。
zhōng rù gāo yún lǐ, shēn yī piàn shí xiū.
終入高云里,身依片石休。
“邊鴻渡漢口”平仄韻腳
拼音:biān hóng dù hàn kǒu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邊鴻渡漢口”的相關詩句
“邊鴻渡漢口”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邊鴻渡漢口”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邊鴻渡漢口”出自齊己的 《過西塞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