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無吹葉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無吹葉風”全詩
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聽泉》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聽泉
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谷間瀑布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孤獨的心境。詩中所用的押韻結構巧妙,語言簡練,通過描寫瀑布的聲音和風景,突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寂靜。詩人通過反復強調無聲無息中的心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瀑布的景象,表現了作者的真實感受和情感。詩人通過描寫瀑布的聲音和寂靜的景象,傳達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寧靜。整首詩情緒沉靜而平靜,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首句“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描繪了瀑布的聲音,用形容詞“冷”表示瀑布的聲音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同時聲音飄蕩在空中,給人一種遙遠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描繪了瀑布所在的環境,高秋時節,清涼的雨后,寂靜的山谷中,沒有寸草,給人一種空曠而凄涼的感覺。
接著,“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形容了環境的靜謐,月亮的光輝照在瀑布上,映照出一片明亮的景色,但卻沒有風吹拂樹葉的聲音,給人一種靜寂的感覺。
最后兩句“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思考。廬岳是指廬山和嵩山,這里可以理解為對大自然的敬畏。而“到曉與僧同”則表達了詩人與僧人一起待到天亮,一同觀賞大自然的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寫景、抒情、寫心情,通過描繪瀑布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寧靜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整首詩情感真摯,富有詩意,給人一種沉靜的感覺,值得細細品味。
“更無吹葉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īng quán
聽泉
luò shí jǐ wàn rèn, lěng shēng piāo yuǎn kōng.
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
gāo qiū chū yǔ hòu, bàn yè luàn shān zhōng.
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
zhǐ yǒu zhào bì yuè, gèng wú chuī yè fēng.
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jǐ céng lú yuè tīng, dào xiǎo yǔ sēng tóng.
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
“更無吹葉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