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何如水底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上何如水底深”全詩
肯將的的吾師意,擬付茫茫弟子心。
豈有虛空遮道眼,不妨文字問知音。
滄浪萬頃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寄谷山長老》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谷山長老》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自己游歷了許多名山,尋找了許多祖師的足跡,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塵世俗世。詩人愿意將他師父的意愿傳達給天涯漂泊的弟子們。詩人認為文字可以與志同道合的人相通,即使身處異鄉,也可以通過文字交流。詩人把浩渺的大海和深邃的夜空作比,展現了宇宙和人類微小的對比。
中文譯文:
游遍名山祖遍尋,
卻來塵世渾光陰。
肯將的的吾師意,
擬付茫茫弟子心。
豈有虛空遮道眼,
不妨文字問知音。
滄浪萬頃三更月,
天上何如水底深。
詩意和賞析:
《寄谷山長老》是一首表達詩人心靈苦悶與對傳道授業的熱誠之作。詩人游歷了許多名山,尋找了許多祖師的足跡,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塵世俗世,加入了紛雜浮躁的人間。詩人意識到了自己身份的渺小,他思考師父的教誨,希望把師父的意愿傳達給更多漂泊的弟子們。詩人認為文字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工具,通過文字可以與志同道合的人相通。詩人對文字的崇尚表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人際交流的渴望。
詩人以滄浪萬頃和深夜的天空作比,突出了宇宙的廣闊與人類的渺小。通過對比,詩人展示了人類在浩渺宇宙中的微不足道,與此同時也強調了人類心靈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探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詩人的思考和內心矛盾,表達了對師父教誨的尊重和對人際交流的渴望,以及對宇宙和人類存在的深沉思考。
“天上何如水底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gǔ shān cháng lǎo
寄谷山長老
yóu biàn míng shān zǔ biàn xún, què lái chén shì hún guāng yīn.
游遍名山祖遍尋,卻來塵世渾光陰。
kěn jiāng de de wú shī yì,
肯將的的吾師意,
nǐ fù máng máng dì zǐ xīn.
擬付茫茫弟子心。
qǐ yǒu xū kōng zhē dào yǎn, bù fáng wén zì wèn zhī yīn.
豈有虛空遮道眼,不妨文字問知音。
cāng láng wàn qǐng sān gēng yuè, tiān shàng hé rú shuǐ dǐ shēn.
滄浪萬頃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天上何如水底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