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評里見權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皎然評里見權衡”全詩
非無苦到難搜處,合有清垂不朽名。
疏雨晚沖蓮葉響,亂蟬涼抱檜梢鳴。
野橋閑背殘陽立,翻憶蘇卿送子卿。
作者簡介(齊己)
《寄吳拾遺》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吳拾遺》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寄吳拾遺
新竹將誰榷重輕,
皎然評里見權衡。
非無苦到難搜處,
合有清垂不朽名。
疏雨晚沖蓮葉響,
亂蟬涼抱檜梢鳴。
野橋閑背殘陽立,
翻憶蘇卿送子卿。
中文譯文:
寫給吳拾遺
新竹對誰來說重要或者輕微,
明亮的評選中能見分高低。
并非沒有困難搜尋的地方,
同樣有清廉可以永存的名聲。
稀疏的雨晚上沖刷蓮葉作響,
混亂的蟬聲清涼中擁抱松梢鳴唱。
在野外的橋頭,閑散地背向殘陽,
回憶起蘇卿送別子卿的情景。
詩意和賞析:
《寄吳拾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齊己對吳拾遺的敬重與贊美之情。吳拾遺是唐代文學評論家,他用明亮公正的眼光評價文人的才華和作品。詩中的“新竹”指的是吳拾遺,而“將誰榷重輕”則是在問拾遺對于不同的文人是否有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
詩人齊己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并非沒有難以搜尋的藝術創作之地,也同樣有那些清廉正直的人流傳至今。他描述了夜晚雨水沖刷蓮葉所發出的聲音和蟬鳴之聲,暗示著文人們的創作環境并不總是美好和舒適的。然而,這些作品卻如同清涼的風聲一樣,鳴響在人們的心中,時代已經改變,而文學的永恒價值卻依然存在。
詩的最后兩句帶有一種懷舊之情,描述了詩人在野外的橋頭,回憶起蘇卿送別子卿的場景。這是在向蘇東坡等唐朝文人致敬,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人物的懷念和敬佩。
總的來說,《寄吳拾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達了對于藝術創作的熱情和對于清廉正直人物的贊頌。這首詩在情感上真摯動人,同時也展示了齊己對于文化傳統和文學價值的關注和思考。
“皎然評里見權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wú shí yí
寄吳拾遺
xīn zhú jiāng shuí què zhòng qīng, jiǎo rán píng lǐ jiàn quán héng.
新竹將誰榷重輕,皎然評里見權衡。
fēi wú kǔ dào nán sōu chù,
非無苦到難搜處,
hé yǒu qīng chuí bù xiǔ míng.
合有清垂不朽名。
shū yǔ wǎn chōng lián yè xiǎng, luàn chán liáng bào guì shāo míng.
疏雨晚沖蓮葉響,亂蟬涼抱檜梢鳴。
yě qiáo xián bèi cán yáng lì, fān yì sū qīng sòng zi qīng.
野橋閑背殘陽立,翻憶蘇卿送子卿。
“皎然評里見權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