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孤影助明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持孤影助明時”全詩
難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時。
空庭散逐金風起,亂葉爭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懶收拾,夜深飛過讀書帷。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螢》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螢》
透窗穿竹住還移,
萬類俱閑始見伊。
難把寸光藏暗室,
自持孤影助明時。
空庭散逐金風起,
亂葉爭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懶收拾,
夜深飛過讀書帷。
中文譯文:
螢火蟲,透過窗戶,穿過竹林,居無定處又移動,
只有當各類昆蟲都沒有行動時,才能看見它。
很難將寸寸微弱的光藏起來在黑暗中,
獨自成為了一道孤影,助納清晰的時刻。
在空曠的庭院里,它們隨著金色的風起而散開,
亂葉紛紛扔向地面上的玉露。
后來的儒生們懶于整理,
只在深夜時,飛過讀書帷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螢火蟲的形象,并通過這個形象寄托出一種優雅的意象和深刻的內涵。詩人通過描寫螢火蟲的行動和環境,表達了對斷絕世俗紛擾、追求寧靜和自由的向往。
詩中用“窗戶”,“竹林”等具體形象來描繪螢火蟲的活動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細膩觀察力和對細小事物的關注。詩人通過描寫“萬類俱閑”來形容寂靜的環境,而在這樣的環境下,“始見伊”即指螢火蟲才能被人們發現。
詩中通過使用“寸光藏暗室”,“孤影”等詞語,表達了螢火蟲微弱的光芒和與眾不同的存在方式。然而,這種微弱的光芒卻能夠在黑暗中輔助視覺清晰。這種自持力量的存在方式可以被視為一種寂靜、內斂的美德。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螢火蟲在空曠的庭院中的行為。它們隨著金色的風起,散發出淡淡的光芒,與亂葉一起被吹向地面上的玉露。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受到美的同時也讓人思考時間的流逝和一切的無常。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后代儒生的失望和鄙視,認為他們懶于整理,只在深夜時才有一些閃爍的精神。這是對當時士人虛浮現象的批判,同時也在強調詩人對純粹和深度思考的追求。
“自持孤影助明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g
螢
tòu chuāng chuān zhú zhù hái yí, wàn lèi jù xián shǐ jiàn yī.
透窗穿竹住還移,萬類俱閑始見伊。
nán bǎ cùn guāng cáng àn shì,
難把寸光藏暗室,
zì chí gū yǐng zhù míng shí.
自持孤影助明時。
kōng tíng sàn zhú jīn fēng qǐ, luàn yè zhēng tóu yù lù chuí.
空庭散逐金風起,亂葉爭投玉露垂。
hòu dài rú shēng lǎn shōu shí, yè shēn fēi guò dú shū wéi.
后代儒生懶收拾,夜深飛過讀書帷。
“自持孤影助明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